見識這本書來源于吳軍的專欄《硅谷來信》,是他對于自己人生和職場經驗的總結,向大家展示了他看待事物的獨特視角和方法。主要包含人生、職業、投資、商業幾個維度。
一、人生
·命與運決定人生
影響一個人的命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響較大的,一個環境的因素,包括一個人出生的時間,所處的時代等;其次是我們對未來走向劃定的方向及看待事物的方法。人生軌跡走不出這2條線,個人努力、運氣等不過是讓我們在這2條線之間做微調而已。出生和環境是不可控因素,而決定個人命運的第二個因素掌握在每個人手里。那便是看待問題和事物的方法。
吳軍在《硅谷來信》專欄中講述了他一個朋友的故事,他出生貧寒卻總能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他的成功取決于他獨特的看問題的方法和角度。尋找獨一無二的價值就是他的投資(開始是他自己的時間,后來是他的金錢)恪守的原則。
他順利的考入北京大學,后又進入康奈爾大學學習。他在美國工作的第一家公司,就在其任職期間成功上市,之后他又趕上兩次大的IPO,其先后入職了高盛、谷歌、亞馬遜。年紀輕輕遍實現了財務自由,此外他的投資也非常成功,子女也培養的非常好。在事業選擇上,他堅持選擇能夠創造獨特價值的企業,而不是能賺快錢的企業。時間投資上,他只做有意義的事,不浪費時間在無價值的事情上。最終他實現了將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與之相反的是一個國內知名的演員,投資和事業都不順利,主要原因是讀書不夠,圈子過窄。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看到事物的方法和角度,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
·幸福是目的,成功是手段
1. 人生是一條河:長度、寬度和深度
幸福感的本源只有兩個
:基因的傳承和影響力
2. 這個世界沒有欠你什么——世界觀
寒窗苦讀只是一種讀書態度,這種態度是好的,但是社會競爭是一種非常復雜的長期系統性的競賽,寒窗苦讀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和經濟條件好、智商高、出身好、長得美一樣,都只是其中的一個變量而已,而命運是多個變量互動的結果。這種因為寒窗苦讀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錢的三觀,早一天毀掉比晚一天毀掉比較好。——《十年寒窗苦讀敵不過一張VIP卡》
我們必須承認,任何社會都是分層次的。所謂好一點的社會不過是有一個上下層之間的通道,讓人員可以流動而已。沒有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會過兩年就把現有的金字塔打碎,然后再隨機建造一個。所以逆襲者的目標無非是在金字塔上往高處走幾層。
雖然我們抱怨社會階層固化,但往下的通道永遠是非常寬的,只要稍微不努力或者多抱怨幾句,就能往下走幾層;相反,往上的通道即使再寬,往上走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有時需要一輩子或者幾代人去完成。
3. 人生最重要的投資——婚姻觀
對自己的投資和在職業上的進步,找一個好的配偶
除了迷人、有氣質、聰明,一個女生自己對戀愛和未來家庭的看法也很重要。一個完美的婚姻中,雙方都要明白關系的親密程度和重要性依次是夫妻優先于子女,更優先于雙方的父母。
完美的愛情并不意味著完美的婚姻。世界上沒有什么老實的和不老實的男生之分,只有對你好的和對你不好的人,維持長久婚姻靠對方老實是沒有用的
4. 讓父母先成熟起來——子女教育
雖然中國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說法,這在兩千年幾乎一成不變的社會里,或許有點道理,但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就未必正確了。教育中最可拍的事情是,用上一輩的思想教育這一輩人如何迎接20年后的未來兒孫自有兒孫福,這是老人應有的智慧。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人不可能一輩子不栽跟頭
婚姻更多的是兩個人的事情,而不是大家一起參和的事。如果父母的婚姻都失敗了,再給子女出謀劃策就更可笑了
只有父母成熟了,才能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起點。父母成熟,首先自己要不斷地進步。孩子的學習和觀察能力都非常強,父母身上哪怕一點點的壞習慣,孩子很容易就能學會。同時在觀念上從農耕文明的思維方式向現代 商業文明的思維方式轉變。
對于老人而言,父母不成熟,做子女的也有責任。很多年輕人總想著讓父母理解自己,也不想想父母在幾十年前接受的是農耕時代的觀念,如果自己不主動和父母溝通,這個代溝是很難跨越的
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是放大了的自己,要想讓他們有出息,父母們先要成熟起來;要想讓孩子將來成為精英,自己要先成為精英的父母。
5. 向死而生——對死亡的態度
除死無大難。遇到困難、挫折和失敗,就想,沒關系,我還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人生需要做減法
1. 不做選擇的幸福
很多時候,我們把太多精力放在選擇上,而不是經營上,導致難以精進。或許少些選擇,會更加聚焦,也會讓我們更幸福、更成功。
2. 西瓜與芝麻
生活中很多撿芝麻的行為,這些人的問題不僅在于時間利用的非常沒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他們漸漸習慣于非常低層次的追求。人一旦心志變得非常低,就難以提升自己、讓自己走到越來越高的層次上。糟糕的思維方式和衡量價值的標準,決定了人不幸的命運
二、職業
·拒絕偽工作者
1. 偽工作者究竟偽在哪里
每天應付事務性工作的人就是偽工作者。一個人的效率其實是很難提升的,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少做點事,有些無關緊要的就不要做了,而不是擠壓時間把所有事情都湊合著做完。
首先,管理者要讓員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讓公司最大獲益”的高度去工作;其次,管理者要讓員工明白,他們積極工作,最大的受益方是自己
2. 才華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進,對外界就越排斥。越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耕耘,對外界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適應性就越差。
3. 傘半虎破四困境
確立“愿景-目標-道路”:愿景為前進的方向;戰略的核心是設置階段性目標,以便實現愿景;道路可分解為一些列可操作的步驟。
即使聽到不中聽的話,也要試著找出其中的合理之處:
凡事做記錄,這樣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4. OKR:谷歌的目標管理法
5. 做好最后的1%
大部分人愿意開頭而不愿意收尾,99步都走了,就是懶得把最后一步走完
·職場的誤區與破解方法
1. 職場中的4個誤區和4個破法
工作和職業不分:工作是大家謀生的手段,職業是我們一輩子要從事的事業。對待自己的職業,需要專業的工作態度,一切以工作目標的達成為目的。永遠要明確,工作不是為了公司或他人,而是為了自己的職業發展這個大方向
把自己僅僅當成一個單位的過客,而不是主人:心態的變化,造成不求上進,浪費時間。注重長期效益,把一件事情放到兩三年的時間周期來對待,這時我們對他的態度就會不同
被語言暴力激怒后就亂了章法
疏于溝通:大部分時候,提前打招呼總是一個良好的、職業的做事方式
2. 職業員工和管理者要注意的兩件事
善于溝通的人會理解對方提問的目的,然后提供有用的信息,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釋字面上的問,最有效的溝通方式是在第一時間直接給出答案,然后補充解釋。要有大局觀,基層的員工要抬起頭,而管理者要彎下腰
3. 職業中的帝道、王道與霸道- 職業的天花板問題
一個人能走多遠和很多因素有關,有些是不能控制的,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在可控的方面多下點功夫
4. 職場完美進階:常識、科技和藝術
靠政府經費糊口混日子的科研人員,夸大自己技術的重要性,并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因此衡量一個專家水平最可靠的辦法,就是看他們是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每一個人都能理解,還是故作高深,將簡單問題復雜化
技術不是萬能的,凡事做到50分靠常識,50-90分靠技術,任何事情做到90分后單純靠技術就很難提高了,要靠藝術。
三、商業
一、商業的本質
1. 商業的本質是讓人多花錢,而不是省錢人們基本生活滿足之后,會追求娛樂和享受,不是只是考慮線上的省錢,而重新回到現實世界中去感受:電影、演唱會、實體書的重新流行。互聯網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線上省的錢、時間,最終還是要花掉的
2. 經營和管理的秘訣:沒有選擇的好處
讓客戶滿意的銷售和服務恰恰是不給客戶太多的選擇。即使無法讓100%的人滿意,引導而非迎合。沒有必要試圖在每件事情上取悅每一個員工
3. 第三眼美女新產品在市場成功的三個階段
第一眼美女,光滿四射,想接近也接近不了;第二眼美女,交往成本高,即使得到了,效果也不一定好;第三眼美女,未必顯眼,但存在某種美德或價值。智能手機,第一代是微軟、黑莓等,第二代是蘋果,第三代是安卓
科技產品最終成功需要三波浪潮,第一代,革命性產品,但毛病很多,技術發燒友;第二代,價格昂貴;第三代,解決了價格問題,開始普及
4. 共享經濟的本質
共享是為了帶來便利,而不是為了節省資源。不論是什么形式,要想對哪一種物品或者服務成功實現共享,從根本上講,都需要通過共享創造出更大的市場、更多的需求。
5. 未來經濟的走向:跟蹤經濟
未來的商業將建立在精確到每一筆交易、每一個細節和每一個人的基礎之上。需要物聯網、人工智能和區塊鏈三個關鍵技術,以后藥品、食品的溯源。對人的跟蹤 不僅僅涉及人的日常行為,更涉及對健康狀況的跟蹤。
6. 合作經濟:合作比顛覆更重要
每次技術革命都會帶動原有產業的升級形成新產業,但是他的本質卻沒變,所以原有產業才是每一個創業者應該思考的入手點。現有產業存在許多的問題需要解決,而他們沒有技術力量和相應的基因來解決,這就給創業公司機會,因此,合作是今后創業的方式,也是未來經濟的特點。
7. 眾籌經濟:未來時代新的生產關系
·創業不等于從0到1
1. 硅谷的N+1創新法
初創公司要和大公司競爭,就不能完全按照大公司制定的市場規則來運作,所以常常打擦邊球,顛覆現有市場。山寨是做N-1的事情
2. 給初創公司創始人的建議
招人:花很多時間找到各個關鍵崗位最重要的人,然后相信他們。原則,能力、品性、主動性、高出現有員工平均水平
起到剎車作用,而不是引擎作用:動力來自底層,剎車來自高層
確立公司的價值觀和文化:一個公司的基因多取決于創始人的基因,成立的初期就要非常明確的告訴大家,我們公司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圍繞這個目標招聘最合適的人,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
3. 期望值最大化原理
一個公司確定了目標和價值觀后,每一個人就會不自覺地調整自己做事情的方式,以優化目標,這背后的院里就是期望值最大化。首先我們要給出一個收益函數,它代表我們的利益;其次,在每個時刻計算出能夠利益最大化的期望值方向,之后沿著這個方向走一小步。接下來,再從新的起點出發重復這個過程。
公司設置什么樣的收益函數,員工就會將之最大化。所以公司之初,創始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定規矩,而那些規矩,就是公司管理的收益函數
4. 什么是好產品
好的產品必須目標明確,就像米格25;其次工程和科學不同,好產品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只能在當時的情況下尋找最好的解決辦法;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是工程師和產品經理應有的做事態度;一切的設計都要有取舍,而取舍的原則就是要圍繞最終的目標;最后,如果目標變了,方案也要隨時調整
三、以小博大的顛覆式創新
1. 創業是件苦差事
小公司一開始資源有限,不能像大公司那樣全面鋪開業務,需要從一個突破點開始做起。人工智能領域,突破可以適合擁有大量數據卻不知道如何使用的老舊公司,做第一類公司不愿意做的臟活、累活,原有產業+新技術=新產業。
2. 螞蟻如何戰勝大象
把公司大小之戰變成新舊時代之戰;專利是防守的工具,而不是進攻的工具,真正創新力很強的公司其實專利很少,當一個公司發展停滯時,才需要專利保護他的側翼和后方了
四、投資
·理性的投資觀
1. 金錢觀
錢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給你的,回頭你要還給他
錢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錢的本質是對各種資源(自然資源和人的資源)的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量化度量。讓錢發揮最大的效能,最好的辦法是利用它把今天過好
錢和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你生活的更好,而不是給你帶來麻煩
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而掙錢的效率取決于一個人的氣度
錢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機、投資)光
2. 風險意識
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有風險,都要有風險意識(防御性駕駛),遠防垃圾人
任何好的投資,都要建立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
3. 投資入門
投資的行為要圍繞目的進行:針對是保值、養老等不同目的設置投資方式,還要制定可行的目標
4. 選擇投資對象考量的原則
回報和風險
流動性:比如存款的流動性最好,股票次之,債券再次,房市最差
準入成本:股票買賣要交手續費,買賣房子要交手續費和稅費等
5. 投資中的誤區
貴重金屬是好的投資,只有經濟危機和戰亂時會升值
專業人士理財一定比我自己做的好:管理基金的人和投資的人有利益沖突
在股市上花時間研究的越多,回報就越高
只要有人買股票就會不斷漲
哪怕我買的股票虧了錢,只要我不賣,就沒有損失
6. 圍繞投資目的進行資產配置
如果投資為了長期穩定性的增值,那么投資的效果主要取決于資產的配置而非哪一只股票的選擇,或哪一次投資機會的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