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情書|成都,一封溫柔的情書。

著行李走出機場,夜色溫柔清冷,撲面而來,周圍一水兒的成都話,尾音甜且脆薄,飄揚在夜色里,像是一條條輕巧游蕩的小魚兒。

深深地吸一口氣,在心里默默吼一句:是的,勞資又回來了!微澀的甜,和一點嗆人的酸同時涌上鼻腔,激起幾朵淚花在睫毛上。

這,就是回川了。

回川第一站,啊!成都,我總在冬天的深夜里抵達你。

從機場坐大巴到岷山飯店,悠悠然,不緊不慢,從清冷的城郊駛向繁華的都市。

夜太深了,又是冬天,街上沒什么人。路燈照著空曠的街道,高大的建筑沉默不語,只是一個個黑黢黢的輪廓,燈光有一種冷冷的金屬的灰白質感,這是郊區。

到了城里又不一樣,夜色溫柔籠罩下來,似霧非霧,空氣溫潤微甜,在梧桐樹光禿的枝丫與干枯的樹葉下,路燈撒下溫暖的光暈。

我把臉貼在冰冷的車窗玻璃上,怎么也看不夠,我的四川啊,我不該離你太遠太久。

成都是一張大大大大的地圖,裝著無數溫溫熱熱的故事與風光,老街、公園、景點、大商城都散落其中,大都市的繁華氣魄,老省城的溫情生活,是一卷洋洋灑灑的市井生活圖。

我喜歡成都的大,按說我是一個綿陽人,應該對綿陽有深切的柔情才對,但是綿陽只一點不好,我總覺得它太小了。(改天我跟你們說說綿陽)

大成都就是不一樣,感覺自己可以隨便消失在浩浩蕩蕩的省城里,在一個老式的小區里,租一個舊房子,開始一段新生活。

這樣的老式小區,在成都多得很。

沿著干凈整潔的馬路朝前走,不遠處即是繁華熱鬧的市中心,然而路邊一條巷子,便通向一處老舊的居民樓——通常叫XX街XX號,或是沿用之前農業時期的XX隊,干干凈凈的巷子望過去,就是一排排的窗戶和單元門洞,窗戶上晾著衣服,一些人家種著花花草草,也有蔥和青菜。

站在巷子口望一眼,也能感受到那種溫熱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那種漫不經心又認認真真對待著的,熱熱鬧鬧興興頭頭的生活。

墻壁的每一塊磚,都滲透著幾代人生活的溫度,每一棵普普通通不起眼的青菜,都得到了細心的照料,哪怕一件洗得發白的舊衣服,也被溫柔對待,認真洗凈,抖開撫平了妥善晾曬。

這些老式小區的世俗生活,在菜市場被集中呈現出來,鮮活的,喧鬧的,熱氣騰騰的。

我喜歡這些菜市場極了,門口的位置,通常是賣涼菜鹵菜的,金黃閃亮的鹵雞鹵鴨子鹵兔子,把我帶回那個鹵鴨子=高檔食品的年代,那些肥瘦相宜香氣撲鼻的鹵鴨子,是童年最性感的食品。

而廖記棒棒雞這種涼菜店,又是格外銷魂的存在,熟油海椒那種辛辣鮮香的氣味,對于一個漂泊已久的游子來說,就是鄉愁的味道,更何況還有油炸花生米、老陳醋、香菜,以及各種白煮白切后的肉類散發出來的純正的香味呢?

當然還有醬菜攤子了,豆瓣醬、大頭菜、蘿卜絲、豆腐乳……各種各樣的醬菜,琳瑯滿目,各種色澤深淺不一,油光水滑的紅,看得人忍不住咽口水。富有層次的濃郁香氣在清晨難得的陽光下飄散開來,還有什么,能比它們更適合就著一碗清清白白的稀飯,打開踏踏實實、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一天呢?

還有麻辣燙和肥腸粉的攤攤和小店呢?熱氣騰騰地散發著迷人的香氣,我最愛的肥腸粉,熱湯里有豆芽、有芽菜、有脆黃豆(或者是豌豆),然后是溜耙的肥腸,通常我還要加一個結子,是的我現在不是以前那么窮了,節子嘛,還是可以加一個。淋上一勺子鮮紅的熟油海椒,撒上一把切得細細的芹菜碎,那是多么的好吃呀,煮得軟軟的紅薯粉浸在香噴噴的熱湯里,脆生生的芹菜碎,酥酥的豌豆米,還有嫩嫩的豆芽和滋味長遠的芽菜,不要和我說什么肥腸不干凈之類的話,在成都,肥腸粉就是女神菜單里的標配,不愛生活的人不會懂。

嗨,還有什么賣泡椒鳳爪、油果子、麻園等等的,我就不和你們說了,至于什么青菜豆腐、水果鮮花、油鹽醬醋那些日常標配,也不必再說,成都的菜市場實在太迷人了。

一句話,成都的菜市場,就是世界的中心。

這樣的老式小區,這樣的菜市場,通常挨著大商場大馬路很近,好幾次的偶遇,我都是在熱鬧的市區附近迷了路無意間偶遇的,感覺成都真是大得很,一個轉身,就從五光十色紅男綠女的都市里,一下子穿越到了80年代的工廠家屬區。

它們就這樣自然和諧地挨在一起,感覺毫無階級之分,都是那么自自然然的,底氣十足的,堂堂正正地生活在成都這座大城市里,好像繁華的就該繁華但不做作,一點拿腔作調都沒有,老舊的就該老舊但不自卑,一點寒酸邋遢都沒有。

成都的人也是這樣,天生有一點豁達氣度,守著自己的小日子過得風調雨順,日常相處起來,也都是各有各的底氣十足。大街上穿得精致時髦拎著個幾萬塊的LV包包的摩登女子,不小心和一個看大門的嬢嬢起了沖突,雙方也是揚著甜且脆薄的成都話,各自吵鬧幾句。有錢的并沒有盛氣凌人,樸素的也沒半分心虛,大家拼的是嗓門高低和占不占理,“我爸是李剛”那套,在成都太沒有群眾基礎了。

在成博排隊參觀的時候,一家人帶著小孩在門口吃桔子,負責的工作人員——一個年輕水靈的成都妹紙,揚著略不耐煩的成都話出來制止:要吃到外面去吃,桔子皮皮要丟到垃圾桶里去,不吃趕緊收起來了哈,里面是不準吃的哈。被當眾微微臊了面皮的人也不惱,有點不好意思地帶著笑——因為自己也曉得這不太講文明:要吃要吃,要吃嘛。一來一去,這個事情就和和氣氣地過去了,我在旁邊看得忍不住笑,又感嘆,我這種動輒易翻臉易生氣的脾氣,真該和成都人好好學學啊。

成都真是如此,城市溫柔,人也溫柔。

最溫柔的,怕還是成都冬天的太陽。

咋說呢,我從成都走的那天,出了點太陽,我差點就舍不得走了。一個常年陰郁的城市,在這樣霧氣昭昭的冬天,要是出了一點太陽,那簡直就是致命的溫柔。

成都的太陽不是那種赤裸裸明晃晃的,像傾盆大雨潑下來的太陽。是隔著一點點云層和霧氣,溫溫柔柔照下來的,就像一個圓臉姑娘羞澀的微笑一樣溫和動人。

你想想,干凈的街道,落完樹葉的梧桐樹,喧喧嚷嚷的菜市場,還有那些洋氣的大商場大廣場,那些可愛的老式小區,都照在溫溫柔柔的陽光里,多么可愛。這樣的天氣,你什么都不做,在小區門口坐會兒,或者是隨便在街上走會兒,都有種油然而生的高興。

更何況,成都還有那么多公園和茶樓!人民公園、望江樓公園、寬窄巷子、文殊院……還有好多我不曉得的街邊和社區活動中心呢?

大家都在陽光下,翹著腿,要一杯素毛峰或者是茉莉花兒,講究點的哥老倌,還可以整一杯碧潭飄雪或者是竹葉青,磕著瓜子,或者是搓麻將、斗地主,真是要多自在有多自在,贏了輸了都沒關系,反正晚上照舊要去吃火鍋或者串串。

還有些不打麻將的,喝著喝著就困了,這太陽有著一種神奇的魔力,在這個人的頭發和鼻尖上摸一摸,撓一撓,他就聽不見同伴正在吹噓昨晚在春熙路看到的一個妹兒有多乖了,只見他手漸漸地松開了,瓜子落了一地,他隱約聽到同伴們在笑他,但顧不得了,天氣實在太舒服了,他往椅子上一靠,把帽子拉下來遮住眼睛,就安安穩穩地睡著了。

他安睡在成都的陽光下,應該做了一個好溫柔的夢吧。


(已發布于個人公眾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