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一次讀書會,看到學姐的這本小書, 翻了目錄, 看了第一頁, 就如獲至寶。當天, 我和Tina在昏暗的燈光下, 整本翻拍了這本小書, 一共66頁, 因為書早就絕版。
因為疫情,往日的讀書會處于暫停之中。 我請求學姐, 能不能給我們講一講這本小書? 她問為什么? 我說這本書讀起來很容易, 才66頁,讀了之后, 讀園林的來龍去脈, 各國園林的異同點, 以及一路如何演化而來一路了然, 尤其是對小白們來說, 平日世界各地去了那么多的院子, 各個園子, 看什么?不清楚。各個園林之間彼此有什么聯系, 從沒想過。所以這本小書很具有指導意義。
學姐說,這不是一本小書, 這是一本大書,大到需要帶著敬畏的心去看這本書。從她嚴肅、認真的口吻里, 我似乎體會到了什么, 我說我也是從這本書, 才知道了童雋老先生, 這么厲害的人, 之前我居然不知道, 發現自己的無知和淺薄。而他的建筑史, 繪畫史小書, 都是讓人感興趣的。
翻拍的版本讀起來實在有些吃力, 于是在網上搜了一下二手書, 發現原來0.35元(1983年)現在在當當網上都要賣到200元以上,足見這本書的份量。
今天我完整地讀了小書,對我現階段的水準, 還是認為是一本小書, 但書卻引發了我想要更多了解作者童雋本人,想要閱讀他的更多著作,他的文集,我慶幸自己因為這本書, 發現了一個大寶藏。 以下, 摘選小書里的部分段落, 以饗讀者:
英國哲學家培根于《論造園》一文說:"文明人類先建美宅,營園較遲,可見造園藝術比建筑更高一籌。”
世界造園系統, 除西亞以外,還有其他兩大系統, 即歐洲系統和中國系統。 西亞指的是波斯。
全世界的專制統治者都艷羨凡爾賽,競相模擬, 不甘落后, 如沙俄彼得夏宮,柏林波茲坦無愁宮, 維也納絢波輪, 甚至北京暢春園的“西洋樓”,都是凡爾賽的縮影。
造園家則東方有日本的遠州,中國的計成,法國的勒諾脫爾和英國的布朗, 百余年間,東西對峙, 成為世界造園巨匠前后輩出, 史無前列的一段奇觀。
下周天, 期待大家的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