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
一個看似簡單不過再簡單的事情了,然而它確實小學生最重要的基本功。
語文研究的專家和教師表示:在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之中,讀是基礎,讀是根本,讀是主導。讀,是我國千百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人廣泛實踐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
新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學生各學段的朗讀要求:
第一學段(1~2年級),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學段(3~4年級)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學段(5~6年級),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要做到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讀正確
讀正確就應該做到不讀錯字、不添字、不重復、不顛倒字詞,還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防止有口無心。
第二要理解句子的意思。我主要抓晨讀和第一課時。對讀得不順嘴或與自己語言習慣不一樣的地方就多練幾遍,讀到正確為止。
第三,還要多讀,讀給別人聽,并請人指正。
讀流利
流利是在正確讀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
流利地讀主要是不斷讀,不讀破句。要做到流利地讀,關鍵在于擴大視讀廣度。
不僅看一個詞讀一個詞,而且能夠嘴里讀這個詞,眼睛就看下一個詞,迅速把幾個詞聯系起來,做到停頓正確。這只能通過多朗讀,多練習,才能達到。
讀正確、流利,要做到嚴字當頭,就連標點符號也不要放過,逗號和句號要讀出區別來,嘆號和問號要讀出不同來。
第一節課我是逐段逐段地“過”的,必要時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領讀。盡管他們是四年級的學生了,但該領讀的還要領讀。
有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是更高的要求
? ? 它是在正確、流利讀,并對文章有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才有可能達到。
? ? 因此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讀,首先要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讀時能有身臨其境之感,在眼前出現畫面就能做到感情自然地流露。
? ? 其次還要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如正確處理重音、停頓,運用適當的語調、速度和節奏。
? ? 這兩條中第一條是主要的,做到第一條,感情就會自然流露,就容易做到有感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