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
這兩天家里的電燈就像商量好了似的,大部分都亮不起來了,結果就是我現在就只能坐在臺燈跟前碼字;新買回來的筆記本電腦網絡沒有設置好,結果是現在都開機一個小時了,依然無法連接上網絡。于是一種焦慮感襲來,焦慮于屋中的黑暗,焦慮于無法連接的網絡。
讀到木心的的這首《從前慢》,忽然覺得應該停下來思考一下從前和現在。
從前慢,借著昏暗的燈光能津津有味的讀一本童話書,在日暮漸濃里和小伙伴們嬉戲玩耍;現在快,可以連續幾個小時拿著手機刷著各種各樣的信息,卻沒有辦法忍受黑暗和沒有網絡。現在之余從前,物質生活變好了,獲取資訊更容易了,生活節奏也更快了,然而我們卻更難專注了。這是進步還是退步?
從前慢,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用了幾十年,最終成為了文學精品;徐霞客徒步跋涉了30年,最后寫成了《徐霞客游記》,成為“千古奇文”;現在快,很多人幾個月就出了一本書,但最終成為了快餐文化;很多人坐著飛機飛到各國,周游了世界,最后卻忘了世界的樣子。
吃飯可以叫快餐,郵件可以用快遞,開車可以走高速,出行可以坐飛機,談戀愛可以用網戀,成家可以閃婚……在所有的快里面,我們可以更方便的去生活,卻唯獨忘記了怎么去品味生活。
在種種快之中,我們是不是應該去適當的慢下來,去享受木心筆下那:“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