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是冀東沿海的一個小漁村,我爺爺是典型的老漁民。那時候渤海近海物種豐富,海產品也便宜,蛤蜊、毛蚶、面條魚、油光魚、海蚯蚓、海蜇、鹵蝦油……哎呀,不說了,流口水了。
現在久居縣城,那些海貨現在也能嘗到,但是很貴了,不常吃,而且久居縣城,夾雜很多外地的品種,分不清哪些是老家那邊的。
好了,饒了一大圈兒,主角還沒登場呢。今天說的不是它們,而是現在的應季海鮮,海鮮談不上,還是叫海貨吧――鉤蝦,我們老家人說話前面的字拐彎,兒化,后面的字拉常音,所以發出來的聲音就是“狗兒蝦啊”。
在縣城街上賣的都是煮熟的鉤蝦,略微有點咸味,就粥或喝酒都是不錯,皮多肉少,吃得細的,剝一堆皮;吃得囫圇的,整個兒使勁嚼嚼咽了。
我們家在海邊,自然和別人家的吃法不一樣。春秋兩季,老爸撕舊網,老媽對接新網,家里有很多從網上摘下來的鉤蝦,然后剝成肉兒,裝盒子里凍上。想吃了,化開,炒青菜啦,包餃子啦 ……雖說有點兒腥氣,還算是鮮美。
可是,我家閨女嘴刁,偏偏不喜歡這點兒腥氣。所以從家里拿來的鉤蝦肉,我們會放很久。那次,我突發奇想,不像老媽那樣做了,攤雞蛋試試。沒想到,這種吃法,閨女很愛吃。兩鮮加一起,直接入油入鹽,味道沒的挑;紅白黃三色,看著也不錯。
圖片發自簡書App
說說步驟吧,做起來不復雜――
01先洗一下,這步稍微費事點,因為可能有細網線,得一個一個地洗、摘,那也比老爸老媽一個一個地剝皮容易呀!順便摘掉蝦線和黃兒。?
圖片發自簡書App
02洗干凈后,打兩個雞蛋(雞蛋也是家養的柴雞蛋),放少許鹽。調好,和均勻。
圖片發自簡書App
03電餅鐺放少許油,倒入蛋液,攤平。底面熟了,翻面。這一步得小心翻,要不弄碎了,就不好看了。翻面后,關掉開關,用余熱,一會兒就熟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04最后,蛋餅移到平盤中。? 切開截面是這樣子――? 吃到嘴里有軟軟的蛋香,有筋道的蝦鮮,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