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孩子參加飯局,然后收獲一群感嘆。
“她好乖哦,就這么坐著自己吃,一點都不吵。”
“要是我家那孩子能吃這么多,我要開心死了!”
“這么小的孩子竟然筷子拿得那么好!”
類似這樣的評價我聽了無數次,然后順帶著聽別人說他們家的孩子吃飯如何不好,都好幾歲了還要追著喂飯,筷子也不會拿等等。
來說說我的“秘笈”
1.讓他們邊吃邊玩
是不是很奇怪?吃飯怎么能玩?!我們家就是這樣“玩”出來的。
一般的孩子大約在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輔食,一開始肯定得靠大人喂,但過一兩個月孩子會開始好奇并想要去觸摸吃的東西以及使用的碗、勺子。很多大人因為覺得臟而受不了孩子去摸和玩食物,其實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你去阻止,那他們對食物的興趣會慢慢降低。
我家是這樣的:
她一開始玩勺子、咬勺子,然后嘗試著像大人一樣用勺子。后來她喜歡手抓食物,玩玩捏捏、涂涂抹抹,一不小心嘴上、臉上、頭發、衣服上到處是,所以圍兜和吃飯衣很重要。
但是最大的好處就是提高了她對食物的興趣。她喜歡吃東西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沒有妨礙她愛上食物。
小妙招:一開始由于手部肌肉還沒完全發育好,拿東西肯定拿不住,會弄臟衣服、桌椅、地板等,那可以在她吃飯的地方鋪一圈報紙,吃完飯報紙一卷一扔會好很多。
2.讓他們多“噎”幾次
慢慢的開始加入大顆粒食物,有時候孩子會噎住,所以很多家長會一直把食物弄得很細膩,像米糊一樣。其實這阻礙了孩子的咀嚼功能,偶爾噎一兩次沒關系,這樣他們就知道需要咬細了才能吞。
你想想看,之前全是糊狀,沒有牙齒只能生吞,長牙后一開始也會習慣直接吞,所以難免會噎住。你可以教孩子吃東西需要咀嚼,然后夸張地做給他們看,他們就會明白怎么吃東西。
3.讓他們模仿大人“玩”工具
孩子喜歡觀察、模仿大人,比如吃飯的樣子、用筷子、勺子和碗的樣子。
很小的時候就幫我孩子配齊了工具,雖然一開始用的不好,但時間久了就會啦!記得一開始用勺子,根本找不到嘴的位置,總是碰到鼻和臉,這都是有一個過程,我們不出手,跟著他們的節奏慢慢來就好。
后來不經意間她居然會用筷子了,一開始還是一根一根挑來吃,后來發展到插食物,最后自己學會了夾食物,我買了訓練筷還沒用上,她自己就學會了。之前已經會用筷子夾毛豆了,我也很驚訝,她才2歲多而已。
4.他們真的懂饑飽
看到過很多大人喜歡給孩子塞食物,怕他們吃不飽、沒營養。有的大人還有強迫癥,碗里的必須要吃干凈。(當然,浪費食物的確不可取)而孩子在一味地扭頭、拒絕,這樣一來二去又是一場戰爭。
這樣做最大的壞處不是吃得太飽,腸胃不消化,而是孩子會討厭吃東西,然后產生陰影。你這樣強制塞,一步步毀了他們對食物的興趣,最后還問:“為什么他們不愛吃飯啊?”
我的孩子都是自己決定吃多少,她會說吃飽了、不要吃了,于是我們立馬收掉碗筷,餓了最多兩餐之間加一頓水果,不要擔心吃不飽、沒營養,餓了自然會吃,吃了自然有營養。現代社會有幾個人缺乏營養?基本都是營養過剩吧。
我孩子喜歡吃東西的原因之二就是我們從來不硬塞。
總之大人少摻和,給他們自由才能自然成長,這些都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你干預的越多,他們學到的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