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國企做工會干事,上班的第一年就參加了六次葬禮,這讓年輕的我時時思考:“人為什么活著?”第二年,我通過自己的努力應聘上崗,成為播音員,因為我不想在工會干事的那個崗位上坐吃等死。有一天晚上我騎車出了車禍,磕掉了三顆牙,腿上縫了八針,面部一半被劃傷,在家里休息了一個多月,黨辦的王姐替我播音,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少了誰,太陽都會照常升起,而我決不能虛度時光,白來世上走一遭。從那天開始起,我活得很努力,但是人生往往并不是光靠努力就會幸福的。
2007年,我來到了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又從干事開始做起,白天上班,晚上給大學生上就業指導課。為了讓課程講的更加的專業,學校派我參加了教育廳舉辦的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程的培訓。當我第一次聽到職業規劃的理論和知識時,我一夜未眠,我將自己這十幾年的職業軌跡作了一個分析,雖然那個時候不像現在這么清晰,但是我也很興奮,學生們如果學了職業規劃課,就不會到大四要畢業時迷茫了,更不會像我,到了30多歲又重新歸零。
回到學校,我向教務處申請將就業指導課改為:大一新生上職業生涯規劃,大四畢業生上就業指導課,教務處也因此修改了教學計劃。根據教育廳的文件規定,班級人數也減少了,課程效果比以前好得多了。雖然課時少,內容不能講得太細,但有一個現象讓我覺得職業規劃課對學生是有效的,因為有很多同學開始問問題了,他們開始思考了,不斷有同學到辦公室來找我做咨詢,而這時,我發現有很多同學的問題都是類似的。
在2011年,我參加了團體輔導的培訓,課余時間,我將有同樣問題的同學們組織在一起做團體輔導,這些學生在解決了自己的問題的同時,再上課時他們的投入帶動了同班級的其他同學,還調動了大班課堂的氣氛。我因此寫了一篇論文,大班上課與團體輔導和個體咨詢三者在教學中的促進作用,還在教學方法創新交流活動中獲得了三等獎。
但是,由于班級較大,灌輸式的講課模式,學生們不愛聽,于是我開始探索體驗式教學方法。除了在上課時用一些游戲和活動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還用一些視頻和一些案例,來豐富課堂內容。恰好在這時候,學校網絡中心開始引進了網絡課堂教學平臺,我率先帶領教研室的老師,將一些視頻和文檔資料放在網絡上,讓同學們先預習,然后再結合視頻案例在課堂上挑重點內容去講,或者用游戲的方式讓學生有興趣學。那一年在教師門戶大賽中我獲得了一等獎。從2012年開始,我們陸續嘗試使用了,教師個人門戶,sakai,泛亞等網絡平臺,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我們還把課程的比例分攤在平時的成績上,比如:看視頻,網上討論,網絡瀏覽量,作業,課后測試題,考勤,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等,讓整個課程的成績以平時的學習結果為準,而不是像以前一篇論文定江山,當然這里離不開學校網絡中心和教務處領導和同事們的大力支持。
因為有了學校和同仁們的支持,我開始不斷嘗試新方法:像培訓一樣集中上課,效果會不會更好呢?記得魏老師說,不嘗試我們怎么能進步?支持你。因為本人比較喜歡看電影,有些電影情節也詮釋了很多職業與生涯的道理,于是在2014年,我開設了《人生規劃》(《電影與人生》)的選修課,把電影片段經過剪輯,融合在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的課堂上,受到了同學們的好評。再后來,干脆就把這些精簡的電影片段,放在網絡平臺上,作為視頻作業,讓同學們看,并且推薦一些有意義的電影和書籍。直到現在,我們一直延續看電影學生涯的這種方式,在社團的沙龍當中,我們定期舉辦電影沙龍和主題電影節,都是為了配合職業規劃課程的教學效果。
直到今年我們終于實現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利用網絡上的教學資源,把學習資料事先收集齊備放在網上供學生閱讀和觀看,還隨時查看學生的討論,在網上及時答疑,和學生們互動。另外,翻轉課堂剛開始的時候,同學們不太敢講,我們就提前將他們分成組建立微信群,在群里同學們可以互相回答問題,老師也能及時的了解學生的進度和具體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在課前給他們做輔導,同學們都很積極。他們說,現在的翻轉課堂的講課方法,使他們的學習比以前更主動了,基于輸出的輸入,才是最用心的,最有效的;另外也增加了他們之間的聯系,因為有些同學,不是一個班的人卻分在了同一個組里,增加了他們與別的專業班級的交流。
除了這些課程的改革與設計,我們配合就業指導中心(現更名為就業創業工作處),每年舉辦五項大賽:職業規劃大賽,就業推銷計劃書大賽,創業大賽,簡歷大賽,還有模擬面試大賽。以大賽,促學習,提高學生的比賽熱情和學習積極性,為了提高參賽質量我們還在大賽前對學生做賽前輔導。
為了保證能夠讓學生及時學到新的知識,從2011年開始團體輔導的雛形,到最后慢慢發展成了“愛上生涯”社團,他們除了特殊情況之外,每周都有關于人生、職業生涯、學習方法、自我管理等主題的沙龍。從原來的由老師講,到現在他們嘗試自己講了。不僅鼓勵學生,我自己也努力做到,每一個新學期的開始,總是給自己找一個新的目標,第一課的ppt,每個學期都不一樣,都會加一些新的內容,因為我在努力的成長。
在課余時間我要求教研室的老師們都要做咨詢,因為咨詢能使你了解學生真正的問題,有利于我們的課程設計。我參加了北京新精英生涯的選對平臺,成為了他們的職業咨詢輔導老師,為職場人士做咨詢,在得到案例的同時,我也把這些案例講給學生聽,還鼓勵他們有問題就到我這里做咨詢,我們的校友當然是免費的。我還是深圳市途夢教育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的公益講師,向教育資源匱乏的邊遠地區的孩子們展示一個美麗世界。
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寫到的,一個人的生命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我想我不會,我希望我的學生也不會。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我想影響更多的人,所以我現在在嘗試用一些網絡的方式去分享有用的知識,并且堅持在簡書上寫文章,鼓勵教研室的老師們去參加各類大賽,在這里也特別感謝教育技術發展部的同事們,他們給了我太多的鼓勵和幫助。
所以我經常想:自己怎能如此幸運?遇到了這么好的時機和平臺,還有這么好的同事和朋友?其實這一切歸結于:找到自己的方向努力去做,就會有更多的好事情等著你。就像一句廣告語: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祝愿所有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讓全世界為你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