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劇《我的前半生》里有對好閨蜜:羅子君和唐晶,倆人愛怨交織,令人羨慕之余又唏噓不已。而明心和我就像是劇中的倆人,只不過我不是羅子君,她不是唐晶,而是凌玲。
這部劇我倆都愛看,見了面也喜歡聊里面的劇情和人物,里面的“小三”人物凌玲是我們最常聊到的。恐怕觀過此劇的人都不會喜歡凌玲,甚至討厭她、憎惡她!其實一路看來,凌玲雖有很多可惡可恨之處,可客觀地說她也是一可憐可嘆之人。更重要的是明心的經歷和她有相似之處,明心的同理心加上我對明心的同情心一齊就融入到了凌玲身上。
明心在中學時和同班同學才子張浩正有過一段朦朧戀情,青澀年紀,花樣年華,太多的干擾和不確定導致明心和浩正的戀情注定是一場過眼云煙。之后的歲月,倆人就幾乎成了兩條折線各自游走,即便偶爾相遇,也是或背道而馳,或相交而去,留下的只是過去隱約的身影,卻再也沒有現實的交集。明心嫁為人婦,浩正娶人為妻。那場在我們看來絕對是才子配佳人的初戀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平靜如水、了無痕跡,直到有一天這種平靜被打破……
那一年的同學會,明心本來不想參加的,因為明心的丈夫生病去世了。老伴老伴卻老來無伴,明心又一直沒有孩子,所以失去伴兒的明心心情抑郁,什么也提不起勁來。在其老伴生病去世的那段時光里,我們幾個好友雖然也經常去陪伴她,但生活于她,更多的是必須一個人去面對。
明心與丈夫感情一直也還不錯,雖然家里缺少了孩子這一份子,但丈夫一直就把明心當作寶,凡事不用她操心,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著丈夫去安排,日子雖庸常,卻也是沒什么不順心的,平淡地幸福著。有時我們幾個好友聚在一起東家丈夫西家孩子的瑣碎事抱怨時,明心只靜靜地一旁微笑著,世外人一般。每到這時我們也會調侃她雖然沒有孩子,可她自己就是她丈夫眼里的孩子、手中的寶,而她就像一個老公主般地生活著。
可這一切的輕松美好在明心丈夫生病、治病、去世之后全部改變了,失去丈夫的打擊讓她措手不及又一蹶不振,好久都無法擺脫出來,我們擔心她始終生活在陰郁孤獨中,為此我們幾個好友組織起了一場同學會,想讓明心散散心,也就是在這次的聚會中,多年未曾相見的明心和浩正又相遇了,大家都勸明心盡快走出來,浩正也把自己正跟著學習的太極拳老師推薦給她,希望她也去練練太極拳,既能鍛煉身體,又能修身養性,還有一幫老朋友在一起。
這次聚會后,明心就隨著浩正跟老師學太極拳,漸漸地明心開朗了起來,笑容也重新回到了臉上。再后來,就像很多感情故事的發展脈絡一樣,明心又和浩正走到了一起,只是這一次明心是做了別人的“小三”。因為浩正有妻子,雖是文化不高,但賢惠樸實、待人真誠,在外人看來兩人似是錯配的婚姻經過多年下來倒也相安無事,相敬如賓,或許是半生的相伴早已成了左手拉右手般的親情。
明心沒有細說他們的感情故事,雖然我們都知道倆人的初戀,但現在這樣的關系卻也讓我們沒有想到。他們曾經的戀情讓我們也很惋惜,可面對現在的感情糾葛卻又是五味雜陳。我不想苛責明心,因為她說了和浩正在一起就像太極的陰陽魚,彼此的默契和融洽一如當初,歲月并沒有在他們之間造成隔閡,反而更添了理解和包容。她也知道這樣不好,但實在是兩人相處的愉悅感超越了道德的藩籬。明心知道我對她的擔心還有保留的想法,只是一再表明她并不想破壞他們的家庭,即便他們的家庭本身也有問題。同樣地,浩正也離不開她的妻子,因為他實在無法挑剔多年相伴的妻子,雖然他們沒有太多的共同話題和興趣,但彼此相伴過來的半生早已成為了相互的習慣,要打碎妻子心中理想的生活畫面、拋開多年舒適安穩的家庭也是不忍。
和《我的前半生》里的凌玲不同,明心沒有要求浩正離婚,雖然她知道只要她提出來,浩正家里維護的平衡就會被打破,但她還是擁有了浩正的相伴:每天的晨練由浩正接送相隨,日常的生活雜事打理由浩正幫忙解決,還有孤獨時的一個電話相邀,浩正也會及時地趕到安慰陪伴,而這一切又似乎都在浩正妻子似是而非的默許中。明心說浩正可能隨時在她的身邊,但又是時時地不在眼前,她不能也不愿苛求他,只愿享有他在照顧好家庭之外也關心著她就夠了。他們三人就這樣維持著一種“平衡”的三角關系。
我無法想像這種關系能維持多久?我愿意相信他們之間都存在著的人性的良善和看透生活本質的淡然,抑或也是出于無奈而妥協之舉。也許是事不關己終不能切身體會,也許因為明心是我的好友,還因為明心和浩正的初戀留給我們的美好記憶,我不能完全從理性的一面去看待他們,畢竟單純地從感情來說,誰又能簡單地說出哪段感情是對的還是錯的?
“我不想成為凌玲。”
“但浩正的妻子會認為你是凌玲嗎?”
《我的前半生》劇終完結,這是我和明心關于此劇最后的對話。劇中的人物大多都有了好的結局或美好的想像空間,可現實中的人呢?生活還在繼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