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兔小兔兒
1.
記得曾經有個朋友說,一個不回你消息還在發朋友圈的人,真是太不懂禮貌了,沒教養。
這個觀點,我不茍同。
用網上一個段子來形容,發朋友圈和回消息兩者之間的關系,就像上海的南京路和南京的上海路 -- 沒有任何吊關系。
2.
昨晚加班的時候發了一條朋友圈,推送了公司的公眾號,完了之后我就接著忙了。
下班打開朋友圈,收到了這樣一條回復:你都不回人消息的,好沒有禮貌。
我當時內心有千萬只草泥馬在奔騰啊…
平時工作的時候電腦登著微信,手機是關閉通知的,有時候忙起來連領導的消息都顧不上回,哪有空和你胡謅八扯。
我簡單概括一下那個回我朋友圈的人給我發的消息內容吧。
第一條,你會擼啊擼?
十分鐘后,第二條,你多大了?
緊接著又一條,你有男朋友嗎?
……
說句欠揍的話,就算我看到了,我也不會回你的。
我跟你素未謀面,甚至都不曾相識,你上來就問我多大有沒有男朋友,這跟你有半毛錢關系嗎?
禮貌這個東西,是相互的。
你說我沒禮貌的同時,我希望你有。
3.
現如今朋友圈的“道德綁架”太嚴重了,大部分人認為,你發了朋友圈就代表你在,不回消息就代表你是故意的,你沒禮貌沒素質。
我想說,朋友圈和微信消息明明就是兩個不同的功能,雖然在一個界面上,但不代表點開朋友圈的人就一定會點微信消息。我就不會。
朋友圈是用來記錄生活的,好比我今天出去玩兒了,或者參加了一個活動,我會在中途發幾張照片分享到朋友圈,但是發完就會立馬關掉手機繼續做我的事。
發朋友圈只需要一分鐘,但是回消息,半個小時都不一定能把一件事說清楚。
再說了,我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和領導在一起談工作,和家人在一起吃飯的時候,我抱著手機回復你的消息,這才是對他們最大的不尊重。
你喜歡做一個時時刻刻抱著手機的傻子是你的自由,
但請不要把別人想象得和你一樣。
4.
關于不回消息,我整理出了以下幾種情況:
壹。
可能別人在忙的時候看到了你的消息,準備忙完了回復你,但是人一忙起來啊,就會貴人多忘事兒。再加上各種訂閱號服務號在這段時間推送的消息,你的對話框已經沉到下面了,愛翻消息的人還能翻到,像我這種不愛翻消息的人,可能到明天也想不起來你找過我。
貳。
“能不能發5塊錢紅包給我吃雪糕?”
“冬天到了,一人給我發10塊錢紅包,讓我買件新棉襖吧。”
“我怕三十晚上的祝福太多……”
“檢測單刪好友,感謝列表有你。”
……
碰到這種群發你會回嗎?不會吧。
我微信里4000多個好友,人人跟我要紅包買雪糕買棉襖,我這一年賺的還不夠給你們呢。
吃不起雪糕就別吃,買不起新棉襖就穿舊的。
要飯的還不管嚴寒酷暑每天堅持上崗呢,你躺在床上動動手指群發幾條消息就想撈著錢兒,你可真厲害。
叁。
不要問我在不在,有事請直接說!我要是說在,你跟我借錢怎么辦?我要是說不在,你要請我吃飯怎么辦?
然而最讓人不爽的就是,你問我在不在,我說嗯,在,怎么了?
你沒有下文了。
大家都很忙,有事還是直接切入主題比較好。
肆。
有些消息實在是沒有回的必要,我真的沒興趣跟你嘮嗑。
就比如說我沒禮貌的那哥們,我跟你完全不熟,你上來就跟查戶口似的問東問西,你怎么不問我的夢想是什么。
對于這種人,我真心不介意被你單刪或者拉進小黑屋。
畢竟我不喜歡主動刪好友,這么光榮偉大的事兒還是你來做吧。
5.
想起來,我有點懷念幾年前用QQ的時候,
至少那時候我可以設置自己的狀態,離開忙碌請勿打擾。
我可以刷Qzone不回QQ消息,也沒那么多道德來綁架我。
科技越來越先進,微信也越來越方便,
我們每個人都在用微信,但不是所有人都是“手機控”,
手機只是一個移動通訊工具而已。
發朋友圈不一定就要回消息,
你給我發消息我也不是一定要回你。
如果你找我有急事兒,請打電話給我,
不要再用你那套不成文的道德標準來綁架我。
作者:兔小兔兒 典型的摩羯女一枚 公眾號:兔er說(ID:Abunny7)微博@兔小兔兒Queenie ?歡迎你來找我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