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概是歸期將近,腦海中總是響起noon的這首500 miles。翻唱自60年代的這首歌,在noon的慵懶女聲演繹下有種別樣的味道。
If you miss the train I'm on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每一次坐火車離開家,30多個小時的車程,我媽在我選大學的時候說,“妞啊你這跑那么老遠四年光車費就得多花一萬”。從威海到濟南,是永遠的綠皮車,你很難想象,在明明宣告那種古老的綠皮車已經消失的年代,在濟南鐵路局管轄范圍內還有這種火車——車窗可以打開,沒有暖氣沒有空調,夏天炎熱的時候,就在火車行駛的時候打開窗,透進來些涼意;冬天寒冷,卻也有棉被捂暖游子的心。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a hundred miles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
從中國北方到中國南方,從膠東丘陵到嶺南,從中國沿海最東端的城市到中國陸上最南端的省會(不算倆島),大概也要一點一點數過去。沒有直達車,所以坐到濟南中轉;中間需要等待幾個小時,也還好。熟悉了一個人拎著箱子翻“山”越“嶺”,總是在火車站的各種臺階而非電梯低咒一句Schei?e,然后死命的拖著箱子爬啊爬。所以,看到此文的男生,如果你們有余力的話,不妨幫幫看起來吃力的獨行女生,她們也不想成為女漢子的。
Lord , I'm one. Lord , I'm two
Lord , I'm three. Lord , I'm four
Lord , 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away from home
Lord , 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從威海到濟南,火車經過了600公里,大概相當于500 miles了;可是我還要繼續前行,從濟南到廣州,還有2000公里。如果我當年選擇留在省內,大概也是像硬座隨便只要十幾塊錢,幾小時就到家——這樣的生活我也曾作為交換生體驗過。只是在山東的大學里的生活,實在不是我想要的——預見性地遠離山東沖向省外,甚至沖向南方,實在是很好的選擇,我從未后悔過。
2600公里,從北到南,冬天的話,你會看到在江蘇附近的哪一處,田野似乎開始綠了,然后就是告別冬天,迎接春天。北方的冬天實在太磨人,觸目可及的多是灰色——灰色的天空,灰色的樹干,灰色的馬路,甚至下雪之后,灰色的陸地。與此相比,嶺南四季常青,葉子也落,卻從未掉光,離開的前幾日,洋紫荊還在盛開,但,居住在那里的孩子,要怎么去想象雪的美好呢?
Not a shirt on my back
Not a penny to my name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 way
This way, this way
This way, this way
Lord, I can't go back home this way
大三的年紀是需要考慮一下工作的事了,希望有日能衣錦還鄉大概是所有游子的夢。內心的富足無法窺見,但是生活物質水平的提高卻一望便知。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找份好工作,掙得了錢——可是未來,正是無法預知而神秘的。
能做的,就是帶著希望,登上火車,離家遠行。看著所有景色在倒退,或者看著所有景色在前進,心境是不一樣的。離家惆悵,歸家喜悅,心情總是復雜。
車上會遇見各種人、各種事,收好貴重物品,在“啤酒飲料礦泉水”的叫喊聲讓路抬腳。然后,等待終點的到達,也許會晚點,但是它總會來的。
像所有的人一樣,還未停穩,提出行李,在踏上陸地那一瞬間,開始一場新的旅程。
寫在回校前夜。明天的這個時候,我就在火車上了,該是剛上車不久。
獨行習慣,不過這次威海到濟南居然有同學相伴,不約而同竟在一個車廂,也是件幸福的事。
最后一天,收拾行裝,去見個師妹聊聊,然后陪媽媽做“滾蛋”餃子,吃飽喝足再上車。
遠方有一群同學,有已知的校園和課程,有未知的世界,在等著我。還有這首歌,大概要在腦海里單曲循環了吧。
我唯一擔心的,就是——聽說廣州回南天來了,我放在箱子里的被褥衣服什么的,回去不會都長霉了吧!
另:引用的內容都是歌詞。
寫于2014年2月19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