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女友告訴我,最近和交往了半年的男友王小件分手了,王小件的理由是不想娶個女愛因斯坦。女友很不憤兒,認為王小件可以和她分手,但不該拿愛因斯坦爺爺說事。
可我認為王小件拿愛因斯坦爺爺說事兒也不是不可原諒,畢竟他老人家早已飛成上神,不會和凡人計較。可是王小件這話里話外明顯是在挑戰(zhàn)科學界女博士的忍耐底線,也反應出在婚戀市場上,部分人對女博士存在很多偏見。
想當初我尚在讀碩。一個博士姐姐問我:“妹子你結婚了嗎?”我答:“結了”。博士姐姐說“哦,那你后顧無優(yōu),可以放心去讀博了。”我一臉懵狀“這有關系嗎?”博士姐姐一臉嫌棄的說“你火星來的?不知道女博士愁嫁呀?!”
后來我認真觀察了一下,發(fā)現(xiàn)女博士尋找婚姻進口兒的道路確實不太明朗,有時,只是女博士這一頭銜就轟倒男士無數(shù)。
為什么學歷的王冠在婚姻這方熱土會成為女博士的緊箍咒?我認為根本原因是社會對女博士這個群體存在固有偏見,“第三類人”,“滅絕師太”這些標簽被貼在女博士身上,是多么地缺乏事實根據(jù),以及以偏蓋全。
講真,女博士并不約等于無生活品味的學術呆。大部分人認為女博士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做實驗呀做實驗,查文獻呀查文獻,寫論文呀寫論文,說著別人聽不懂的專業(yè)術語,做著高深莫測的科學實驗,舉止冷靜,眼神發(fā)直,像是被科學高度訓化過地機器人,和活色生香的生活離地好遠好運。其實這是局外人的臆想,事實證明遠不是這樣。在女博士群里有太多舉止優(yōu)雅,巧笑倩兮的女子,她們在學術領域之外,經(jīng)營著自己的興趣,有的畫了一副好畫,有的寫了一手漂亮的好書法,有的精通攝影,有的精通廚藝,就拿我的好友舉例吧,她是生物醫(yī)學的女博士,為人低調,給人一種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淡雅氣質,初到婆家,婆家人頗有微詞,一致認為她一準兒是不會做飯的學術女,女友一項信奉事實勝于雄辯,不言不語研究一周菜譜后,給婆家人上了一桌滿漢全席,不僅給每道菜起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名子,而且每道菜皆賦古詩一首,驚艷婆家人的眼,給足了老公面子,用自己的行為真真正正解釋了何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后來她告訴我,她在實驗室做實驗,為了做出夠酷夠眩的實驗結果,早就練就了一副好手感,那么復雜難懂的科學實驗都能搞定,做飯和做實驗有異曲同工之處,加上自己的一些創(chuàng)意和好感覺,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只需使出五六分功力便輕松搞定。她讓我明白原來科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
女博士并不約等于不諳世事的幼稚女。長年浸潤象牙塔中,難免會被人誤解為不通人情事故的“小龍女”。殊不知,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學術機構也不是一片圣土。在3到5年內(nèi)完成國際水平的論文難度不小,不僅需要本人擁有堅強的毅力和定力,還需要同時要擁有一個讓你心無旁騖做硏究的外部環(huán)境,而這種外部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不是靠一顆簡單熱情的心就能得到,處理好與導師,師兄弟姐妹,實驗室研究人員之間的關系,諳于實驗室生存原則,決對需要高情商的配合。如果你想經(jīng)歷挫折,困惑,堅持,掙扎,同時又想刷新提升你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那就讀博吧,相信這段經(jīng)歷絕不會辜負你。因此能夠安然快樂度過博士階段的女子,決對是雙商(情商,智商)高的智慧女。
女博士并不約等于不重視儀容儀貌的無氣質女。如果你認為穿上得體的服裝,畫著精致的裝容,舉止緩緩,不大聲嚷嚷就叫有氣質了,我想你把氣質想簡單了。這些雖然是氣質的加分項,但確無法支撐一個人的核心氣質。我認為氣質是一個的眼界,經(jīng)歷,態(tài)度在后天的混血過程,是一個人思想意識的外在展現(xiàn)形式。獲取博士學位的過程需要一個人擁有對未知強烈的探索欲望,堅強的毅力,同時能夠將自己沉浸在一個事情上反復練習,享受一個人思考的時光,這樣的經(jīng)歷足以將女博士們和那些頭腦空空的花瓶女區(qū)分開來。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話舊理兒不舊,書讀多了,你一笑,一回眸也會暗含書卷氣。女博士的氣質里藏著聰慧,女博士的氣質里藏著勤奮,女博士的氣質里藏著獨立與質樸。
別在妖魔化女博士了,女博士很旺夫,李安娶了女博士成了著名導演,李彥宏娶了女博士成了中國富豪,拉里佩奇娶了女博士成了谷歌創(chuàng)始人。當然如果你見到光芒就感覺刺眼,低到塵埃里你才覺得舒坦的自卑男,就請遠離吧,你在塵世中還需要修煉。
如果有機緣,遇上女博士,請拋去對她們的偏見,你給她一朵花,說不定她會給你一片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