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我遇到了一群可愛的小伙伴,在一起學習娛樂了兩天。在這兩天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志同道合,各有所長的人碰到一起,能夠迸發(fā)出怎樣的快樂。
其中有個89年的博士男,真的是知識淵博!不僅如此,他還熱愛分享,善于用各種論證影響你。在燒腦的過程中,我對這種“讀書人”的仰慕和熱愛又一次在心里不斷地升華和翻騰。不由得感慨——讀書真好,我愛“讀書人”。
現(xiàn)在的讀書人和我們那個時候真的不一樣了!
第一,他們有鮮明的個性。有著思辨的頭腦,敢于說出自己的意見。作為一個80后,在謹小慎微的教育環(huán)境下長大,我真的很佩服那些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的孩子。他們沒有那么多顧慮,敢于發(fā)聲的樣子是那么的可愛。
第二,他們能夠旁征博引。作為一個讀書人,不但可以詩情畫意,還能哼哼哈嘿接地氣兒地“忽悠”周圍的人,實在是一種進步。以前的有個說法,叫做酸秀才。只會之乎者也,不懂民風民情。而現(xiàn)今的秀才能夠從柴米油鹽中尋出哲學和藝術的味道。爽載!
第三,他們能夠與民同樂。在象牙塔里的神仙飄忽飄忽,一點人氣都沒有。現(xiàn)在的讀書人更加能夠走下神壇,把知識化作歡樂送給周圍的人。雖然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金錢。但是如果知識太過嚴肅,沒有生命力,我們寧可不要。
但愿做個“讀書人”
首先,選擇有用的書讀。書是讀不完的。也不用讀完。抱有一種功利的態(tài)度,把最多的精力花費在最值得的書上。選擇一條主線去閱讀,以此為主題發(fā)散閱讀其他相關書籍即可。
第二,選擇讀書方式。有的書必須字字句句的品,咬文嚼字,打好扎實的理論基礎。有的書只需摘其精華和不同,補充到自己的閱讀體系中去即可。
第三,把書分享出去。讀書人真的有布道的需要和義務。一來可以轉(zhuǎn)化自己的價值。二來確實有分享的需求。不斷地輸出,才會有空隙補充和調(diào)整,才能不斷激發(fā)自己的小宇宙。
這是一個愛思考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