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半年,我失業了,不是我牛逼轟轟地把公司裁了,而是我被公司辭了。
在這個時候我的同學們正談論著自己人生第一筆年終獎有多少,而我正體驗著人生的第一次失業有多狼狽,也正糾結著普通家庭出身的自己,在沒有老可啃的情況下又沒有了經濟來源該怎么在深圳這個城市過下去,還正在煩惱著沒有工作經驗,半年就被公司辭掉這樣身家不清白的情況,該怎么尋找下一份工作。
當然,如果我是大神,技術杠杠的,當然可以瀟灑地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是偏偏我還是個沒什么能力的小白。
說到這里不得不說說我的大學生活,高考全省理科排名兩千多,去了一所在學校當地認可度還算可以的大學,大學里一般有幾類人,一種是大學霸,學習成績好,各種獎拿到手軟,這類人保研順理成章,還有一類人是社交達人,什么學生工作,實習從大一就開始,這類人只要大學能順利畢業,找個好工作也是手到擒來,還有一類呢就是家境殷實,一早就準備著將來出國,這類人只要學習還不錯,出國留學也是offer拿到手發軟,然而更多的是另一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學習一般般,認為大學就是享受生活,追追劇,逛逛街,談談戀愛,很少翹課,但是也沒怎么聽課,當然可能有些人是其中幾類的組合的,這里不做討論。
我就是最后一種,因為有學霸男友的監督,也算是能順利畢業,當大四來臨,同學們保研的保研,出國的出國,考研的考研,我開始慌了神,在糾結中錯過考研的復習時機,只能進入找工作小分隊行列中,沒有實習經驗,沒有漂亮的GPA,也沒有拿過什么獎,但是在找工作過程也算幸運拿到幾個不上不下的offer,簽了其中一個。
看到這里大家肯定覺得我失業、糾結、煩惱都是咎由自取,沒錯!就是咎由自取,所以也算是警示一下還在上學的同學,一定要好好利用大學四年,趁早想明白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如果你想保研,認認真真聽課,每天乖乖滾圖書館,拿出你高中的學習勁頭,大學的功課還是很繁重的,至少對我這樣一個工科生來說;如果你想出國,反思自己英語有沒有好好學,托福雅思GRE有沒有考,學校有沒有出國交流的就會,GPA有沒有達標;畢業就工作的同學,有沒有好好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好好利用假期找份好的實習,鞏固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等等。我是血淋林的教訓,希望所有的同學都不要步我的后塵。
失業之后開始重新投入到找工作大流中,這時候我又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然后開始海投,銷售、老師······只要是不需要什么經驗、沒什么技術要求的我都投了,有一天我接到了一家公司的HR打來的電話,她開口的第二句話就是:請問你投我們公司的這個職位是海投的嗎?如果你好奇第一句是什么,我順便說一下是:你是×××嗎。當時我被問蒙圈了,因為我壓根忘了我當時投的是什么職位。
長達一個月海投了將近一千份簡歷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失落與自我懷疑中,開始每天臥床的狀態,甚至想著要不回老家相親,找個人嫁了算了,但是想想,不行!我是有男朋友的人,男朋友在讀研是個學霸,是個有追求有抱負,還愛我的人,我不能讓自己沉淪,我要做他身邊的一株木棉啊,關鍵時刻愛情的力量拯救了我,我要重新振作起來,好好理清下一步該怎么走。
首先我回顧了自己半年多的工作狀態,一般來說半年的工作經歷已經能讓小白學到不少東西了,但是我卻什么都沒有學到,原因是什么?
第一:就我當時所做的職位來說,是一個培養耗時相當長的職位,從我入職不久,就發覺這不是一個適合應屆生的職位,首先對于公司來說,要在這個職位上將一個應屆小白培養成專業員工,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與精力,至少需要將近一年,所以半年學到的東西是非常有限的,靠著半年的工作經驗想去其他公司找一份類似的工作崗位并不容易。
第二:要在這個職位成長,帶領的導師必須是非常負責人的,但是由于當時我的導師手上的項目非常忙,幾乎不能顧及到我。
第三:我學習不夠主動,認為進了公司,就應該公司負責培養,沒有意識到工作不是在校學習,工作能力的提升更多是靠自己主動學習,主動參與,雖然說我的導師很忙,但是我卻沒有意識到主動去幫他分擔,從中學習,或者是向其他經驗豐富的前輩學習,而是被動地等待導師給我分配任務。
第四:這份工作不適合我,我的性格比較安靜內斂,但是這份工作需要強大的社交能力,所以在潛意識深處我對它有一定的排斥。
想明白了客觀與主觀的原因,便開始著手改變,既然那份工作不適合我,那就考慮轉行,畢竟改變自己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我又是一個傾向于做自己的人。
重新定位了自己的能力和匹配性格之后,鎖定崗位的選擇范圍,然而轉行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沒有經驗,不是應屆生,在這個過程中吃了不少閉門羹,然后自己開始在網上深入了解崗位需求,找視頻自學,最終通過同學的介紹,順利面試進入他所在的公司,終于算是從這一場失業的波折中走了出來。
現在回頭想一想,這次失業對于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不是因為失業,我可能依然在原來的公司里碌碌無為,既不能給公司做出應有的貢獻,又不能讓自己成長,更可怕的是永遠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假如我沒有在畢業半年的時候失業,可能我在工作兩年三年后失業了,依舊還是這種慌亂的狀態,不一樣的是那時我已經失去年齡的優勢,轉行也沒有這么果斷了。
另外,還明白了,無論處于什么狀態,所做的工作是高強度的技術性工作,還是輕松自由的閑職,永遠不要忘記學習,不斷地武裝自己的能力,沒有絕對穩定的工作,只有突出的工作能力能保證你不再有業可失。深刻理解到這一點后,找到新的工作我也不再讓自己像在大學和在上一家公司一樣迷茫,安于現狀,被動地前進,而是讓自己每天都保持學習的狀態,從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新的東西,以及通過網課的形式不斷給自己充電,希望有一天我不再恐懼失業,也希望所有在校以及在工作崗上依舊迷茫的人都能趁早定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