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檀香刑》

1、抽五天上班空閑的時間,把莫言的《檀香刑》讀完。這是我第一次讀莫言的書,初讀的時候,翻著前面的幾頁,有種不太習慣的感覺,因為莫言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點白話文,有種歷史的厚重感,但是很多文字又四字成句,讀起來朗朗上口,越往后面看越有吸引力。因為你會想要知道,故事里人物的關系,你會想知道檀香刑是什么東西,你會想知道為什么這本書要叫《檀香刑》。

2、這本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鳳頭》主要以故事主人公講述的方式去交代故事的開始,交代故事主要人物之間人物關系。狗肉西施孫眉娘,她的傻丈夫趙小甲,她的公爹趙甲是劊子手,她的親爹孫丙是為了抵制德國人在山東高密造鐵路的造反帶頭人,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錢丁,他是高密縣縣太爺,也是孫媚娘的愛人(也就是第三者)。在這一部分,每個人以自己講訴的方式緩緩地將故事道來。

3、第二部分《豬肚部》,這可以算是故事的精華部分,這里我知道了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晚清,那個朝廷動亂,洋人橫行的朝代。書中有句話印象深刻“中國人什么都不發達,唯有刑罰最先進。”可見,古代酷刑之嚴苛。在這一部分,我也看到了孫媚娘對錢丁愛情的熱烈,貌似每個人在暗戀一個人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經過,只是很佩服作者描寫得那么深刻那么神化。尤為佩服作者在描寫趙小甲用虎須看人本相那一部分,將人的本性用對應的動物來幻化,真是生動又貼切,如小甲看到正在陷入愛河的孫媚娘是一條蛇,看到自己冷漠無情的劊子手爹爹是頭黑豹子,看到剛正仁愛的縣太爺是一頭白虎……白虎與黑豹的對峙也描寫得栩栩如生。這樣的故事描寫給故事增色不少,讀起來也不會枯燥。

3.第三部分是《豹尾》,故事的高潮已經緩緩推向結尾。這一部分,同樣是用各自的聲音講訴,但是有了更多愛恨情仇在里面。有孫丙對貓腔的懷念,對親人的愛與愧疚,對德國人的怨恨;有孫眉娘對親爹的疼愛與恨,對愛人錢丁的愛不得、恨不舍,對冷漠無情的公爹的憤恨,對自己身世的不滿;有錢丁對自己的不滿,他為民請命卻得不到百姓諒解,違心抓了孫丙卻又得不到袁世凱重用,身在曹營心在漢,有著知書達禮大家閨秀的夫人,卻不甘寂寞愛上年輕貌美的孫眉娘,最終讓自己身陷困境,左右為難…在這里,態度、情感始終如一,始終都是冷漠平靜的一個人就是趙甲,這個刑部劊子手,如果用一條線形容其他人物,應該是起起伏伏的波浪線,而趙甲,我覺得應該就是直線了,最多也是有些小起伏。他是整部小說,最冷色調的一個人,要是說他有感情,也就是他在對待自己的工作時了,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他就是劊子手里的狀元”。雖然在許多人眼里,他們是冷漠無情的屠夫,但是在他自己心里,他把自己的職業神化了,他們代表的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他們行刑都是在為國家效力,很多刑罰在作者的描述下,也就是趙甲的講述中觸目驚心,例如閻王閂、凌遲處死、腰斬、最嚴苛的檀香刑,都被他講得好像很神圣一樣……其實,我認為,故事里面人物的悲慘命運,并不只是因為他們的性格和出身,更多的是在那個大環境,在那個世態炎涼的社會背景下:皇帝昏庸,列強入侵,君子被殺,奸佞當道。所以作者或許是明寫檀香刑,暗喻當時的社會背景吧。

4.莫言在書后記里有寫,這本書主要在寫聲音,一種是鐵路的聲音,一種是貓腔的聲音。但是小說里弱化了鐵路的聲音,強化了貓腔的聲音,貓腔這種發源于山東高密的一種戲曲,我是第一次聽說,但是小說里也通過貓腔的演繹步步將故事講完,也算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再記憶,畢竟現在已經很少這種戲曲了。此外,“鐵路的聲音”在小說里可是罪魁禍首,孫丙等許多村民就是因為德國人占地建鐵路而造反,但是如果沒有鐵路也就沒有今天發達的交通網,所以很多新生的事物都是伴隨著許多百姓的血與淚而產生的。

5.感覺還有小說中還有許多值得去探討和研究的地方,但是初讀莫言的小說,還沒讀過他的其他著作,所以也不好給最高評價,但是已經很不錯了,畢竟要把好的放在后面繼續品讀,有時間要繼續拜讀莫言的其他作品~


? ?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