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3日-15日,在廣州,我和DISC雙證班社群度過了別樣的中秋節。
中秋三天,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是團聚,在三天的時間里每個人的正能量深深的感染到了我,在每個人優秀的背后都是漫長的付出。
第一天討論的主題:如何賺回學費?
全班八個組,大家分三個方面展開討論:知識方面、平臺方面、鏈接方面。
每個人對于賺回學費的理解是不一樣,我的8800基本上是實現,主要分幾個方面吧。
知識方面:從去北京參加DISC雙證班F59期,我打開了自己的視野,第一次遇見能量滿滿的小伙伴,近距離接觸到了暢銷書作者張萌老師、知名生涯規劃師馬華興老師,充滿激情的海峰老師,還有培訓界的段子手任博老師,在培訓方面確實精進不少;后面通過DISC社群參加了賦能教練、課程開發、正面管教、洞見生涯等超值包班課,在培訓方面確實有不少超值的收獲。
平臺方面:參加DISC之前我還是西安分部的一名培訓經理,趁著周末偷偷溜出去到北京上課(因為我們周末不放假),在西安這個二線城市像我這種行為確實有點異類,花10000元錢去北京上課目的是什么?當時確實是讓人匪夷所思。
兩天課程結束之后我回到西安就做了一個偉大的決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4個月之后,我南下深圳,在新公司報到之前還帶著我媳婦兒一起去深圳參加簡.尼爾森博士的《職場父母的正面管教》,第一次帶著媳婦兒出遠門,接受最先進的育兒教育,我相信這對我們育兒方面來說絕對是個里程碑的事件。
6月19日,在少華哥的關照下重新回到TCL,回到了6年前戰斗的地方重新起步,做一名專職的終端培訓工作者,在培訓的道路上繼續精深、精進... ...
鏈接方面:借助幾年來的培訓積累,在DOSC社群、培訓經理人俱樂部、鵬程管理學院、好講師大賽、廣東省企業培訓研究會等積累了不少人脈資源。成為廣東省企業培訓研究會理事、“我是好講師”大賽評委,偶爾出去做做分享,講講課;
此時的出發源自于彼時的勇敢決定,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當然啦,在海峰老師的課堂上總有一些金句,我感覺挺有觸動的就記錄了下來,立誓以后要做一個寓意深刻的人。
1、分享需要勇氣,勇氣需要鼓勵;
2、做榜樣,不是做偶像;
3、假話永不說,真話不全說;
4、你現在播下的種子,后面總會有收獲;
5、小康靠自己,大富靠機遇;
6、寫下來,整理出來? 成長期一定要學會總結;
7、優秀是一種習慣;
8、結果的密度,成果相關度;
9、用心體會別人的用心;
10、不要用成長的感覺代替實踐的獲得;
11、你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你“活得”更久,剩者為王;
12、剛開始沒想清楚,行動的過程中找到了方向;
13、復利是堅持的結果,持續的積累才會產生復利;
14、內外部的分享一定要去做;
15、你不定義自己,別人就會定義你;
16、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圈子;
17、人生最遺憾的事不是你做不到,而是你本來可以;
18、有身份會讓你自尊心更強;
19、有挑選別人的機會就不要被別人挑選;
20、檢驗自己的優勢領域在哪里。
第二天討論的主題是:
A、過去做過的最牛A的事情
B、現在為止學到最重要的認知
C、未來三年最重要的1個目標
A、過去做過的最牛A的事情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做過很多自豪的事情,比如:大學里自己掙生活費,成為學校的優秀畢業生,成為我們專業唯一一個升本的人,代表學校參加全國高校市場營銷大賽奪得西北賽區一等獎、全國總決賽二等獎,大學畢業順利拿到500強企業的Offer……這段時光確實是一段很精彩的經歷。
不過我覺得最牛A的事情是13年在5月-7月,三個月的時間里我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一段精彩的愛情,成功地擊退對手,感動丈母娘,那段經歷終身難忘... ...
B、現在為止學到最重要的認知
在公司里我逐漸感受到一個事實,面對VUCA的時代,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多么重要,體系化的思考問題,體系化的知識儲備,體系化的解決方案,正是企業所需要的。所以,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
C、未來三年最重要的1個目標
在培訓的這個賽道上,我希望能夠承擔更多的責任,成為培訓總監或者職業講師,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成為一生追求的目標。
當然啦,在其他小伙伴的分享上也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比如:
知識層面:1、知識的內化? 2、心態的轉變? ? 3、思維的升級
教學層面: 1、從0到1,先分享? ? 2、個人標簽化? ? ? 3、課程的迭代升級? ? 4、賽道的轉換
行動層面: 1、勇敢地推廣自己? ? 2、大膽地行動? ? ? 3、先付出,抓住機會
自動層面: 1、深度參與? ? ? ? ? ? 2、打造核心競爭力? 3、主動鏈接? ? ? ? ? 4、終身學習
通過很多的人分享,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比如:
1、人生都是平等的,你吃多少苦才能享多少福;
2、一定要有遠見和勇氣;
3、要具備輸出和傳遞價值的能力;
4、行大于言,一定是先完成再完美;
5、尋找身邊的正能量,如果沒有就成為別人的正能量;
6、參與產生責任感;
7、學會卡位;
8、通過工作實現人生價值。
第三天:重溫《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七個習慣這本書是非常經典的書,也是對我影響深遠的一本書。這本書從最開始的聽過分享,到聽過完整的課程,18年陸武老師通過三個月時間給我們細細解讀這門課程,到自己去踐行這七個習慣,最后給其他人去講這七個習慣,這應該會是伴隨我一生的經典之作。
樊登老師說:“有限的生命,如何裝下諸多豐盛的理想?”
從為自己的每一個選擇負責開始,這本書將循序漸進地教會我們掌握自己的人生。
人生成長的三個階段,依賴期 — 獨立期 — 互賴期
依賴期:以“你”為核心,你照顧我;你得為我的得失負責;
獨立期:以“我”為核心,我可以做到;我可以負責;我可以靠自己;我有權選擇;
互賴期:以“我們”為核心,我們可以合作,我們可以融合彼此的智慧,實現雙贏;
人生的成熟模式:
一、從依賴期到獨立期:是從0到1的過程
當我們開始學習“七個習慣”的時候,就代表我們要從依賴期轉向獨立期。走向獨立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開始主動負責。
從依賴(0)到獨立(1)要養成的習慣:
習慣1 積極主動:成為自己的人生導演
1、什么是積極,什么是主動?在刺激和回應之間有一個空間,我們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2、對于關注圈和影響圈,其實在影響圈范圍內還有一個控制圈。對于積極主動的人,首先做好自己控制圈的事情,長此以往,他們的影響圈會逐步擴大,關注圈會逐步縮小;
習慣2 以終為始:為自己編寫人生劇本
任何事物都需要經過兩次創造,一次在頭腦里,一次在實際行動中。
設計師在畫一棟建筑的時候,他的大腦里已經有一幅圖畫了,這是他的第一次創造。
人生也是一樣,每個人由于出身的環境和背景不一樣,原生環境構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創造,可能會不盡如人意,但今后漫長的一生,是隨波逐流還是奮勇爭先,取決于我們的第二次創造。
習慣3 要事第一: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對于時間管理的四象限:緊急且重要,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且不緊急,你會怎樣選擇呢?道理我們都懂,可是我們是按這個去踐行的嗎?有按規劃的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嗎?
大石頭的視頻,還記得嗎?
二、從獨立期到互賴期:是從1到N的過程
一個人可以走很開,一群人可以走更遠。
沒有優秀的個人只有優秀的團隊。
從1到N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從獨立走向互賴。
從獨立(1)到互賴(N)要養成的習慣:
習慣4 雙贏思維:持久有效的合作基礎是“你贏我也贏”
雙贏是最好的結果,前提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在近半天的團隊游戲中,海峰老師很好的示范了什么是雙贏思維,如果不能雙贏能否做到好聚好散?
主動釋放善意
和善而堅定
以原則為中心
習慣5 知彼解己:“先理解、后表達”的高效能溝通方式
作為DISC忠實的踐行者,我深刻的意識到每個人的性格特質是不一樣的,以他人喜歡的方式來溝通確實不容易;工作中提升對不同特質人的人際敏感度,面對D、I、S、C四種性格特質,我們始終堅信“凡事必有四種解決方案”;
作為一名賦能教練,站在教練的維度,好的聆聽是溝通的開始。所謂3F傾聽,有事實、感受和意圖,聆聽他們的對話要注意哪些是講事實的部分,對方的感受如何,他有什么樣的需求?學會了聆聽才能讓對方感受到“你懂我”,所謂知彼解己,溝通一定是從聆聽開始的。
習慣6 統合綜效:善用差異,實現1+1>2的創造性合作
溝通的三個階段:互相提防——互相尊重——統合綜效。
與人合作,各有差異,君子和而不同,在團隊中要重視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從個人眼中看到不同的世界。在遇到分歧的時候,不要先急于妥協或者對抗,要有信心能找出雙方都滿意的第三選擇,要尊重差異、調動創意,用開放、包容的眼光重新審視問題,化阻力為動力。
最后一個習慣是貫穿始終的習慣,也是最重要的習慣:不斷更新
在終身學習的時代,養成不斷學習,持續踐行,從身體、智力、精神、社會四個層面持續更新。
最后的一個視頻讓我印象深刻,視頻中的一段話是:人生是一場長遠的競賽,有些選擇可以讓成就更偉大,競爭與合作,就是競合,把對手變成隊友這是一項人生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