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去了解金岳霖先生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還記得蘇教版高中課本中,汪曾祺先生這樣評價他:金先生的樣子有點怪。他常年戴著一頂呢帽,進教室也不脫下。
當時我腦海里就開始了構想,不禁被自己無窮大的腦洞笑到了。后來,我就去百度了金岳霖先生的照片。
百度詞條說他是標準的西方做派,穿衣服,打領帶,戴著帽子,透露著紳士的氣息。我想了想,也許正是因為他深深被民主,自由的西方文化所感染,才會對林徽因如此深情吧。
并不是說中國文化就不允許人對感情忠貞,只是,在那樣一個年代-重視傳宗接代的年代,終身未娶的他毫無疑問是少有的深情。至少他要面對社會的輿論,家庭的壓力,我是心疼他的。
二.
我很喜歡蘇軾的一首詩: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在民國時期,最符合這首詩氣息的莫過于金岳霖先生了。
當林徽因告訴金先生,梁思成說如果她選擇老金,他會退出。金岳霖先生思考了一會,和林徽因說,思成是真正愛你的人,我祝福你們。在外人看來,這可能是一句很假的話。
但自此以后,他用他的余生來詮釋了那句祝福的,不管是毗臨而居還是在捍衛林徽因的愛情(當她們吵架了,金先生都會去調解),還是在大家都忘了林徽因的祭日,他在北京請客并在大家疑惑的目光中淡淡的說: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而此時的梁思成已娶了林徽因的遠房親戚,林姝。金岳霖先生在病危之際,緊緊握住林徽因的照片,直至離世。金先生從未在記者媒體面前直白袒露過,說,自己愛林徽因。而已娶妻的梁思成卻還在堅持說著,自己多么深愛林徽因,娶林姝是因為她是她表妹。
三.
很多時候,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在此,我并不想憤青般地指責或者批評他們的感情,畢竟我沒有那種身份,所以我也沒有那樣的資格。我只想,靜靜地慢慢地心疼比荼靡花還要美的岳霖先生,縱使荼靡是寂寞的,岳霖先生也是絢爛了整個民國荼靡的煙火。
將時光的鏡頭拉近,我想到了楊振寧。轟動一時的新聞頭條:82歲的楊振寧娶28歲的女子。我也不認為年齡相距大就不會有真愛的存在,而是我看不起那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說辭:娶她是因為她像我死去的妻子。
也許這樣說,可能會為你自己的名聲洗白一些??赡阋欢▊α四莻€現在的你的妻子。這樣的說辭,讓我感到冰涼,也許會有人說,那個女子也許是有利可圖,畢竟她的人生還長啊,背負著大眾質疑的目光還聽見自己的愛人如此說法,她或多或少都會難過吧。
四.
我想,能吸引金岳霖先生的女子必然是有過人之處的。我也去百度了一下林徽因。
看到了她這雙如桃花般爛漫的眼睛,我突然能夠明白,為什么她能寫出《你是人間四月天》這篇膾炙人口的詩了。
記得有一句是這樣的: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子在梁上的呢喃。
不知道如此細膩的她,又是否看見了金岳霖先生貫穿在歲月長河里一日復一日寫出來的愛,恬靜,久安。以 純友誼 的姿態,守護在她身邊。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安東尼電影主題曲的一句歌詞: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不得不說,金先生,你是我看過最美的表白,沒有愛心蠟燭,沒有昭告天下,只有細水長流的感動。
五.
"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是金先生給林徽因提的挽聯。她一生的浪漫情懷:不管是與才子徐志摩,還是梁思成還是自己,在金先生看來,這都是徽因的詩意。
我不知道徽因的那篇《你是人間四月天》是否會流傳千古。但我知道,在那個人的心里,她就是人間四月天,即使不是他的四月天,他也依然愿意追尋。
六.
在學術方面,金先生也是個十分低調的人。
張申府先生曾經提出:“在中國哲學界,以金岳霖先生為第一人”。
金岳霖先生著有:《邏輯》、《論道》和《知識論》。 其中《論道》,其原創性思想之豐富,在中國現代哲學中罕見其匹,被賀麟稱為“一本最有獨創性的玄學著作”。
不愧是金岳霖先生呢,即使擁有很多光環,他也不曾張揚,一如他的愛情觀。這樣想來,我苦苦的心里泛起了一點點甜意。
七.
在萬家燈火被街頭撲面而來的寂寞席卷之際,我看到了天空中綻放的煙火,稍縱即逝卻美不勝收。
突然想到了《紅樓夢》中,麝月抽中的那支簽:開到荼靡花事了。
荼靡是春天的最后一種花,后來被引申為結束的意味。
我想,在民國故事的荼靡,金岳霖先生無疑是那最美的煙火,絢爛了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