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于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給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在不知永恒,時間細流的青春里,那一對對年輕的情侶很輕松地把"愛你,一萬年"掛在嘴邊,殊不知,在歲月的洪流中,一萬年太久。對于我的父母那一代的人來說,只爭朝夕便已知足。但一朝一夕,一碗飯、一杯水的生活又豈是那么容易?若能長久,其中或許還伴隨著得過且過,若能知足,其中必定有著妥協,若能幸福,其中都是小心維系。
在我還小的時候,在弟弟還沒出生的時候,我獨個感受了父母這段婚姻維系的過程。對于剛結婚的他們,甚是年輕,沒有太高的文化,沒有合理的規劃,只是結婚,生育,干活工作,養孩子,所以,那時候的矛盾是非常多的。等到慢慢長大,在這一過程中,我有了弟弟的陪伴,一起感受了家庭生活!這會的我不會是小時候那樣,只知道哭而不知所措,現在我負責帶弟弟,還充當裁判員的角色,更多時候我這的規矩都是偏袒向媽媽的。在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爭吵,歡笑,矛盾,和諧的日夜中,我們這個家成為了別人眼中的模范家庭,這個稱號不在于指我們的家庭多么有錢,家庭各成員多有本事,而是我和弟弟這一"好",都有禮貌,有家教,父親勤奮老實,母親任勞任怨,勤勤懇懇。但就是這樣,家家也有本難念的經,人在人家而不知。但大家也還是各自努力維系著,適當的爆發自己的小宇宙后便開始收斂更多的情緒。
大學四年,省外的學習生活,讓我在回到家后更加離不開母親,說起來,我和母親也并不像其他母女那樣。有的人總是對家人報喜不報憂,有的人是與家人完全零溝通,而有的是沒事不聯系,有事就找父母,我從小不管什么樣的事情都會告訴母親,不管喜憂悲,而母親也常常像我訴苦水,這樣互相傾訴的過程或多或少對我都有著好與不好的影響,但我們還是樂此方式。
母親一段一段,一年一年的像我訴說著過往的事,關于她的童年,關于她的愛情..........積攢了那么多關于母親以前的愛情故事,我發現對于她來說,現在的生活其實并不是她最滿意的,可是又能怎樣,維系著的是一個家庭。當母親的這些回憶只能說說而已之后,當她一時嘴快說了句后悔之后,總是又會看著我說:"幸好還有你和弟弟",我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難過。慶幸的是我和弟弟永遠都是母親的唯一,難過的母親的難過。甚至有時母親會打趣說:"算了,雖然你爸有時說話總愛惹我生氣,但還好他是個老實人,每天任勞任怨地做飯給你們吃",這就是中方和西方國家的區別,中方的婚姻建立在兩個家庭之間,西方的婚姻只局限于兩人之間,他們不會顧慮太多,往往跟著心走,直到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問過母親,她和父親的相識相知,在此之前那些同樣追求過母親的人因為要么是外地人,要么是沒房,統統被外公拒之門外,而當時父親的家庭背景在當地也還算得上臺面,所以,當時的父親是被看好的。母親思來想去聽從了外公和姑外婆的勸,便有了我,有了弟弟,有了這個家。四人之家,我們也逐漸長大,矛盾指數不斷上升,期間,母親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所以偶爾說一些后悔的話,便也可以理解。當初的我覺得母親心已死,但如今,那一句句聽起來難已接受的話卻成為大家慢慢消化,慢慢調節,慢慢改變的中心。我不會再覺得,曾經那份擺在母親眼前真摯的愛情,沒能珍惜,等到現在她追悔莫及。反而,一次看似不好的選擇迎來的不理想的結婚往往都帶著許多的驚喜,我和弟弟便是母親的驚喜,而以后的生活中,我和弟弟也會繼續制造驚喜。相信媽媽在回憶過往時也不會帶著惋惜,那偶爾說出的泄氣話僅僅只是一時的小情緒。
在歲月的洪流中,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對于父母的感情如此,對于我們這個家庭的生活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