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去depok宣傳的路上 ,一群小孩一直追著我們跑,正好就用手機拍了下來。孩子們很會擺pose,所以只有你喊著photo,photo,示意要拍照, 他們就很自然的看著攝像頭,一點也不怯場。
“Love you too tan hang”. 這是在Whatsapp 上,Melvi 發給我的最后一條信息,系統的顯示時間正好是飛機離開雅加達的時間。現在翻翻聊天記錄和照片,以及自己錄的視頻,會發現在雅加達的點點滴滴都是平凡的,質樸的。著手寫這篇文章是在離開雅加達的第二天。寒假出去做志愿者面臨的問題就在于時間,以及出去的預算,當時我在這些問題上想了很久,但我還是堅持做完了6周的項目,并從中收獲了很多。從出發到開展項目,到結束行程回到學校,截止到目前,回想起來在寄宿家庭的最后一個星期,我竟然看上了印尼電視劇,而且還能和家里的女傭一起評論看劇心得,知道了她們的基本情況,也漸漸的讓自己覺得“我也是半個印尼人了”。
? ? ? ? ? ? ? ? ? ? ? ?體驗生活
第一次在外過的生日,非常感動,雖然日子錯了(哈哈),但很感謝穆提一家人。
我在她家住了一個星期,母親是開店的,會經常來廣州進貨,對中國也了解一些,也能說點英語, 我能一天在她家吃上5頓,而且每次都會很熱情的問我“餓了嗎?真的是很熱情的一家人。整個6周都和當地人待在一起,探索整個雅加達,和阿利亞一家去了周邊的城市茂物和勿加泗,你能想象晚上將近12點,還能來幾份沙爹,雞湯,一碗米飯,一本熱茶,外加一杯黑咖啡不加糖嗎?凌晨4點多鐘外面的祈禱聲以及從7點開始就忙碌的街道和交通,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感受多變的天氣,根本不用帶傘,因為打傘沒用,雨一會兒就停了,況且大且急,根本不起作用。”
? ? ? ? ?
這是我在當地一所私立學校教學的最后一天,由于是星期五,孩子們只有上午一小時的課,11點開始會有一個集會,主要是穆斯林的禱告儀式,所以他們基本上不了多長時間的課。我做的是環保類的項目,第二周就開始了環保主題的教學和宣傳,現在想想印尼真的很有開展環保教育的必要。我一共去了5所學校,包括公立,私立和國際的學校,每所學校的體驗不同,收獲也很不一樣。
在雅加達的42天,寄宿家庭,印尼大學,火車站,街邊小飯館,形形色色的人,擁堵的交通,這些都組成了我在這里生活的元素。當我逐漸的對這個地方熟悉起來,可以自由的在雅加達行走時,也便是離開的時候。所有的片段都讓我對人生,社會有了進一步的思考,并一直大步向前,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