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①,風流②天下聞。
紅顏③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釋
①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古時對人的尊稱。
②風流:古人以風流贊美文人,意指有文采,善詞章,風度瀟灑。
③紅顏:指青春年少。
名家點評
此詩柱意,全在“風流”二字。少棄軒冕,老隱松云,醉月中酒,迷花不仕,都是詩人風流本色。太白此詩,推崇浩然備至。讀去雖全是愛慕之意,而弦外之音,未免惜其不遇。頸聯中“中圣”本可作“中酒”,但因“酒”字與上文“醉”字相疊,又太淺露,又不能對下聯“君”字,故特用一僻典,就覺字面對得很工整。這是詩人狡獪之處,讀者可悟煉字運典之妙。(喻守真)
賞析
李白曾于開元二十七年(739)往襄陽探視孟浩然,詩當作于此時。李白對孟浩然的人品、詩歌和風采十分仰慕,這一首《贈孟浩然》中就毫不保留地表達了對孟的傾慕和贊美。
詩中,“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提綱挈領,點明全詩的主題。“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勾勒了一幅風流名士的隱居圖,刻畫了孟浩然儒雅的名士形象,說明了詩人喜愛孟浩然的具體原因。“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直抒胸臆,將對孟浩然的仰慕之情進一步升華。詩人將孟浩然比喻成了“高山”。前句語出《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安可仰”意在贊美孟浩然這座高山高大巍峨,自己只能仰望,將對孟浩然的仰慕之情形象化,足見崇敬與追慕向學之意。此二句詩既抒情又寫景,情景交融,率真自然。詩風飄逸自然,古樸簡練,意境悠遠,極具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