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講述的就是女學霸與男學渣之間的愛情故事。多年以后回想起來,好像從那以后這樣的愛情就頻頻出現在熒幕上。其實我自己是非常羨慕這樣的愛情的,女學霸的優秀和美麗,男學渣的痞帥(就像小包總那樣),讀書的那個年紀誰也不在乎男生有多大成就,感覺對了就好。我的初戀也大致屬于這樣一種愛情,只是,我是個不漂亮的學霸,而他,是個不怎么帥的學渣。
今天在這里想說的不是關于我的故事,是關于我的一位老師。遇見M老師是在我大三的時候,大二時我無意間將自己的一份作品分享到群里,被M老師看到,從此我們就算是認識了。真正的熟悉,是在一年后跟著他做項目的時候。他很優秀,英文很好,技術很好,學科建設更是不在話下,緊跟著時代的潮流,做了很多事情,全都是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他的眼睛里總是充滿著天真,沒有在社會打拼很久以后的那種對利益的渴望,我想,只有熱愛自己的事業,才會有這樣強大的力量。
有一次他談起自己初中時的暗戀經歷以及后來發生的一系列故事,讓我這樣一個從來都羨慕學霸-學渣戀的人,開始羨慕起學霸和學霸之間的愛情來,甚至于覺得可望而不可求。
M老師當時暗戀的那個女孩子是他們班第一,我看過她的照片,長相自然不用多說,符合電影女主角的一切條件。那個年代,成人的愛情都是很保守的,更何況未成年的孩子之間的情愫。后來那姑娘去讀了大專,M老師讀高中,他們每周寫一封信給彼此,聽到這里我想到了《北京遇上西雅圖2》中的一些情節,如果有人曾寫信給你,尤其是在這樣一個信件都逐漸被淘汰的時代,那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我忍不住問老師:既然兩個人都這么優秀,為什么最終沒有在一起?他沒回答,只是說,有些人,最后沒有在一起,反而會更好。
女孩后來一路讀到了博士,如今已在一所名校任教多年,而我的老師,本科畢業以后直接參加了工作,我想,這也應該是他們最終沒能在一起的原因之一吧。我一直驚訝老師的英文為什么會這樣好,結果老師的回答也是狠狠地撒了一把狗糧。據說在他們讀大學的時候,彼此相隔很遠,很難見一面,姑娘是英語專業的學生,送給老師一本專業英語書籍,老師每次想念她的時候就把書拿出來看,久而久之,書已經被翻了好幾遍,索性在畢業之前考過了英語專八。我默默吃著這把狗糧,又羨慕,又悲傷。
讀書的時候他們都是學霸,很多年以后他們進入了同樣的行業,都成了這個行業的佼佼者。當年的學霸女如今成為一名知名院校的教授,著重研究理論層面的東西,遺憾自己不能把理論付諸實踐。而我的老師,一個教育行業優秀的踐行者,用她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把她沒做的但想做的,都替她做了。聽到這里的時候我特別感動,學霸和學霸之間的愛情,果然不一樣。
我嘆了口氣,替他們沒能在一起感到惋惜,老師笑著說:嘆什么氣呢?也許沒能在一起才是最好的結局。對啊,沒能在一起,可能反而才是好的結局。很多時候我們回憶過去,都會為當時的種種感到惋惜,如果后來我們在一起就好了,如果我沒有任性就好了……可是真的會好嗎?回憶只能是用來回憶的,如果哪一天它變成了現實,也就不再具有那樣鮮活的生命力,我們反而會覺得是自己親手毀滅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