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腎為先天之本,所以要通過后天的精心調養來呵護。腎虛分為腎陽虛和腎陰虛。
腎陽虛的癥狀
腰酸,四肢發冷,畏寒,甚至還有水腫,口舌生瘡、小便黃熱、煩躁又疲勞、坐立不安,也就是說表現為“寒”的癥狀,性功能不好也會導致腎陽虛;
腎陰虛的癥狀為“熱”
主要有腰酸,燥熱,盜汗,虛汗,頭暈,耳鳴等。
現代科學證明,無論腎陰虛還是腎陽虛,都會導致人的免疫能力的降低,同時腎臟的微循環系統亦會發生阻塞的問題,即腎絡會呈現不通。所以對于腎虛的治療應防治結合。
最傷害腎的幾類做法
1? 濫服損傷腎臟的藥物
近年臨床不斷發現,長期大劑量服用防己、厚樸、青木香、天仙藤、關木通等中草藥,以及長期服用或大劑量服用去痛片、消炎痛、撲熱息痛、阿司匹林等西藥,可引起腎損害。
2? 酒后喝濃茶
有的人認為酒后喝濃茶能解酒,其實這非但不能解酒還會傷腎。茶葉中的茶堿可較快影響腎臟而發揮利尿作用,此時酒精尚未來得及再分解便從腎臟排出,使腎臟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從而損傷腎功能。
3? 過度喝高度酸性的飲料
人體通過自身調節保持酸堿平衡,軟飲料和運動飲料普遍為高度酸性,飲用后體內酸堿度明顯改變。而腎臟是調節人體內酸堿度的主要器官,長期過度攝取軟飲料及運動飲料,會給腎臟帶來負擔,增加腎臟損傷的概率。
4? 飲食過咸
飲食偏咸,尤其是有的零食鹽分含量過高,會讓人不知不覺吸收過量鹽分,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腎病。
5? 飲水過少
如長時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會增加。臨床常見的腎結石、尿路感染等都和長時間不喝水密切相關。充分喝水可稀釋尿液,保護腎臟,有利于充分排出廢物和毒素。
6 經常憋尿
尿液在膀胱太久很容易繁殖細菌,細菌會經輸尿管逆行到腎,導致尿路感染。這類感染一旦反復發作,可導致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盂腎炎也是引起腎衰竭的原因之一。
在中醫里有許多穴位,每天花上幾分鐘,長期堅持就可以起到補腎壯陽的作用。
治療腎陽虛的要穴
合谷是人體保健的要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可以稱作是人體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衛陽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時候適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時候適合按揉。
按揉時應該朝著小指方向按,有酸脹的感覺為度,艾灸時應該拿著艾條在距離穴位約兩指的地方進行灸。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認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將體內部的邪氣驅逐于三里以外。此穴可養胃、補腎、補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魚際穴,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腎俞使用。 每天早飯前和晚飯前按揉雙側合谷穴各3分鐘,然后再按揉或艾灸雙側魚際和足三里穴各3分鐘。
治療腎陰虛的要穴
少海是心經的合穴,心經屬火,腎經屬水。所以此穴起一個水火相濟的作用。這個血可以降火,同時又滋陰補腎。對于煩躁、愛出汗、睡不著覺等可多艾灸和按揉,有很好的療效。
太溪是腎經原穴,全身第一大補穴。陰虛陽虛它全管;
復溜的功效就是補腎滋陰、利水消腫,改善整個腎功能;
涌泉穴是腎經的井穴,屬木,通肝,專治陰虛火旺引起的手足心熱;
然谷的作用是平衡水火,相當于一劑專治陰虛火旺的大補陰丸。
太沖可泄肝經之火,肝屬木,肝火旺,腎就會虛。俗話說肝腎同補,瀉肝火以補腎也是非常好的辦法。
有條件盡量每周艾灸兩到三次這些穴位,平時也可以多按揉刺激它們。能夠有效改善腎虛癥狀,濡養肝心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