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小小的隨筆】
連續看了幾小時的電腦屏幕,眼睛已經有些花了。
看了下時間,晚上十一點零九。
得馬上去洗漱,再晚父母睡著了會吵到他們。
我這樣想著,稍微做了下拉伸,終于從電腦桌前離開。
刷牙的時候腦子里全是剛剛看的關于自媒體如何運營的文章——
什么是開白、新榜是做什么的、微信公眾號還有前途嗎?……
文里的好多內容都是我不熟悉也不了解的,越看越焦慮。
看到智先生說,“新人如果寫純粹的情感和勵志雞湯文,在公眾號基本沒有出路。”
心里一哆嗦,哎呀,這說的好像就是我。
沒有出路的話,我該怎么辦呢。
一晃神,差點把手里的洗面奶當成牙膏擠。
01
正式介紹一下自己吧。我是槐七七,你可以喊我阿槐,也可以叫我七七。
我是名即將大三的普通女大學生,也即將成為考研大軍的一份子。
平時偶爾熱血,多數咸魚,愛做夢,愛吃酸,喜歡碎碎念,喜歡一切浪漫的事物。
生活中的我是個小話癆,喜歡和優秀的人交朋友,如果可以,我也想成為你的朋友。
好啦,光自我介紹我就能說個幾百字,篇幅有限,如果你想來找我玩,我可太歡迎啦!
說回咱們的小小號,公眾號成立于2021-07-12,取名叫「阿槐與風」。阿槐就是我啦。
至于我為什么叫阿槐,因為我叫槐七七嘛。至于我為什么叫槐七七…(禁止套娃)
槐七七是我隨手取的筆名兒,我還有其他馬甲:
槐十一,槐遲遲,槐月,槐鳶,槐芝,槐蔓……這些都是我的曾用名。
哦對,還有一個,這是我的微博 @槐阿梨
可能你已經發現了,我對「槐」字情有獨鐘。
是啦,我喜歡槐花,喜歡吃槐花麥飯、槐花炒雞蛋、還有槐花餃子。
記得小時候,我和姥姥住在一起,院子外的不遠處有幾株高大的槐樹。
每到槐花飄香的時節,我就特別高興。
這意味著不僅有好看的、好吃的,還有好玩的。
兩個舅舅會在長長的竹竿一頭綁上彎彎的鐵鉤,帶著我和姥姥去勾槐花。
舅舅把竿子高高舉到樹冠中,輕輕松松地一使勁兒,洋槐花就一串串地落了下來。
我和姥姥就負責撐著袋子在下面接,小小的我仰著腦袋,盯著樹上的朵朵槐花。
不一會兒就看得我眼花繚亂,只記得鼻尖滿是槐花的幽幽清香。
姥姥燒得一手好菜,小時候的我吃著姥姥做的香噴噴的槐花飯,心里想著——
姥姥蒸的槐花飯肯定是全世界最好吃的槐花飯。
后來,我上了小學,也搬了家。姥姥不再陪著我了,槐樹也再沒見過了。
長這么大,我只吃過姥姥做的槐花飯。
但我就是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槐花飯。
02
關于“槐”字的由來已經說完啦。至于“風”,很簡單hh,我想做個追風少女。
高三時候最喜歡的句子是田歆的這句:“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
每每讀起,都能讓我更堅定一分。
追著風,向前沖,不要停。我對自己說。
就這樣,「阿槐與風」就這么草率地定下來了。
一開始注冊這個公眾號也只是單純地因為熱愛文字。
記得我在第一篇文章里這樣說道——
“哪怕只是寫給自己看。”
我想,距離我寫下這句話才過了30天,我的目的已經不再單純了。
現在的我很貪心,我想要關注,想要閱讀量,想要點贊,想要在看,想要點擊。
和許許多多的新號主一樣,我變得更加在乎文章背后的一串串數字。
而不只是單純地記錄與分享。
是什么改變了我的初心?我也在尋找答案的途中。
也許是因為,看到曾經過稿的小小公眾號在一步步地做大,好似輕輕松松,讓我覺得我也可以;
也許是因為,看到身邊的同學通過兼職掙得換手機的資金后,自己隱隱生出了不甘示弱的心思;
也許是因為,隨著粉絲一點點的增加,身上的責任感也越來越重,一旦開始做了,便想著再做好一點,再好一點……
欲望的雪球越滾越大,而我卻沒有與野心相匹配的能力。
囿于自己公眾號的一畝三分地中,不知如何才能讓外面的人看到自己、關注自己。
啊,漲粉真的好難,閱讀量真的好低。
03
坦白講,是我做的還不夠。
其實我也有在認真做啦,但,真的還不夠。
我的精力主要用來干啥了呢?想了一下,應該是花在了每日的推文上。
起初自己寫原創,后來發了征稿函,就開始日復一日的收稿,審稿,未過拒稿、并給出修改意見,過稿聯系作者,找配圖,下載音樂,排版,預覽,卡點發文,結算稿費。
郵箱、微信、編輯器三頭轉。時不時刷新一下后臺,觀察著數據的動向。
日更好像也不是很難,如果不用自己輸出的話。
可我的時間不夠用,我的余額在變少。
我沒有時間去研究如何漲粉引流,也沒有時間追劇、看電影、看奧運會的直播。
舍友時不時會打來視頻通話,十次我拒絕了九次;
平時一天發幾條微博的我,已經半個多月沒有更新動態了;
和妹妹做出約定,假期一起研究新菜譜,結果Flag說倒就倒;
答應了要帶弟弟去修手表,他都快開學了我還沒抽出時間……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么別人每天可以那么高效率地完成很多事,而我僅僅是排版就要花兩三個小時。
我承認,我有那么一點點小小的強迫癥,喜歡在一些細節上死摳。
比如,哪首音樂更適合,哪個模板更好看;
比如,圖片要和模板是同一種色系,全文不能有錯別字,能找著原圖絕不用有點糊的等等。
舉個例子,一個征稿函我就做了四個版本,最終只挑了一個最滿意的發了出來。
啊,說到這個,我自己都對自己無語了。
今天看到智先生這樣說:
“我建議大部分作者,好好刪減一些無謂的修飾詞,做到「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的地步,具體可以分幾個步驟:
1、逐漸拋棄表情包。2、形容詞能刪就刪。3、的和了,能不用就別用。4、圖片如無必要,能不放就不放。
這樣對自己嚴格下去,你的文字功底會有一個質的提高。而且你對每一個文字都負責,也就是對讀者負責,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是能感受出你文字里的真誠的。”
覺得好有道理哦。我太容易糾結一些表面上的東西了,確實是浪費時間。
不如好好把握文章的內容,提高文章質量,避免本末倒置。
今天就試著不放中間的插圖了。但字數確實有些多哈,伙伴們有耐心就看下去吧,沒耐心就罷了。日常推文不會這么多字的。
因著這句“一百篇質量平平的日更文,遠比不上一篇質量上乘的深度文”,可能接下來會隔日更,或者一周三篇。稿子不是特別突出的也不會錄了。要保證質量。
我想,應該會努力朝著更好的方向走的。
04
其實自己也設想了一下,如果我沒有發征稿函進行約稿,也許粉絲就寥寥無幾了。
可能那時,我寫著寫著就寫不動了,日更失敗的話,沒有了更新的壓力,應該還能保持我的初心——
把這個公眾號當成一個記錄日常的地方,珍藏起來。
但也只是設想了,放棄的念頭時常會浮起,但我知道,我不會真的放棄。
05
那天裊裊問我:“七七,如果我們一直堅持的話,至少會比現在好的對嘛”
我回:“那當然啦!會是一段很有意義的經歷~”
裊裊還說:“我感覺我好像從來沒有很堅定的做過一件事情,從小到大”
我回:“那就從現在開始堅定叭!”
勸別人的時候我總是一套一套的,大道理說的飛起。
等到了自己身上,才發現做起來一點也不簡單。
道理誰都懂,咱哪個不是從小喝雞湯長大的。
可這“堅定”,“有意義”,聽著多么飄渺,一眼看不到未來。
活了二十年,我也沒有很堅定的做過一件事情。
臨陣脫逃,半途而廢,三分鐘熱度,這樣的時刻太多太多了。
但這一次,我想說,雖然很難,但我會盡力做得久一些。
至少也要堅持個三五年。我還打算把這個發展成副業呢。如果可能的話。
曾設想過未來幾年,考研,讀研,進單位,最好能找個不那么忙的活,讓我有時間寫寫作。
如果真的能這么順利就好啦。
06
對啦,關于我為什么這么看重數據,還有一點,是因為俺也想恰飯哇。
只有閱讀量上來了,才能被金主爸爸看到。
沒有計算具體數字,估摸了一下,建號以來,我已經花出去小一千了。
有稿費,有推廣,有紅包,雜七雜八加起來,多也不是很多,但少也不算少。
也不是沒有一點收入,開通了流量主之后,收入了21.83元。我還挺知足。
另外,#人要先感到幸福,才能看到玫瑰#這篇文章獲得了五元的贊賞。
這是我這么久以來第一次獲得贊賞,晚上睡覺都是笑著的,可太開心太滿足了。
這種被認可的感覺原來是這么棒。
但是,除了這26.83元,我沒有其他的任何收入來源。
大一的時候拿了三千元的一等獎學金,一直攢著沒花,決定用它當作起始資金,創立了這個公眾號。
大二是否能拿到獎學金我還不知道,原本想著,如果能拿到,那我就去買個ipad用來考研學習。
現在想著,如果能拿到獎學金,我就用這筆錢來遷移賬號,讓小伙伴們可以留言。
可是這一切還是個未知數,如果我成績不夠好,如果當某一天我這三千的獎學金用完了,我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付得起稿費,能不能養活得起這個小小的公眾號。
我的目標也不是很高,只求閱讀能穩定在五六百就好啦,上千太難了,做大太難了,我自知沒有那個能力,只要剛好能夠得著恰飯的水平就好。
這樣,我還能繼續征稿,還能回饋小讀者們,要是考研任務重,還能聘一個兼職小助手。
無論怎樣,我不想停下來。
07
其實這篇文章在半個月前就已經動筆了,那個時候是真的焦慮,晚上睡不著覺那種。
大半夜的我躺在床上,不停念叨著,漲粉引流怎么這么難,好難啊好難啊,我這樣做的意義是什么呢,好想放棄……
最近這種消極情緒倒是收斂了許多,也許是因為收到太多太多的鼓勵了,一下子把這些籠罩在自己頭頂上的烏云都給吹散了。
被溫暖的感覺真好。我好愛你們。
每次收到贊美與鼓勵的話,我都超感動,想落淚。
可能你們不能體會到,在即將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有人告訴你“你很棒,我很喜歡你”的這種心情。
我回復這些寶貝們說,“謝謝你的喜歡,我一下子就有動力了呢”都是真情實意的表達。
08
其實在研究一些大號的推文的時候,我覺得他們的標題太容易激起人們的情感,明明文中也沒有那么偏激的表達。
我和小陳說:“我不喜歡那樣的標題。”
小陳回:“不這么搞的話,別人都不會點進去。”
對耶,于是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些太固執了,也許他們是對的。
不,他們就是對的,想要閱讀量,首先就要有一個好的標題,什么是好的標題,這就是。
這么一想,我一下子就不那么堅定了,我甚至對自己說,我應該向他們學習,以后就往這個方向靠攏。
然后這兩天,我又推翻了這個想法。
因為太多的寶貝和我說,現在這樣就很好,喜歡這樣的風格,讓我繼續加油。
我想,那我就繼續加油好啦,標題什么的,以后再說。
09
本來這篇總結在動筆之前,我還列了一個框架,包括:「我的付出與投入、我的收獲與成長、我未來的計劃與目標、送給你們的話」這四部分。
結果寫著寫著,就變成了想到什么寫什么了。寫了四千字,才想起來這個。
唔...關于自己的收獲...那可太多啦。
技巧方面的倒還是其次,因著我在學校是采編部部長,運營著校廣播臺公眾號,所以排版呀發推文呀對我來說很好上手啦。不過確實也越來越熟練了。
其實之前看別的號主的經歷,發現他們都很全能,知乎呀小紅書呀簡書什么的,都有在同步運營,很多做得也很出色。
對比一下,我做的實在是太少啦,以后會努力兼顧這些的。
但確實在這一個月里,我學習到了許多許多,關于自媒體,關于流量,關于運營,關于一些技巧與方法,算是見識到了更大的世界啦。
這段時間也寫了一些原創,林林總總加起來有兩萬字,可我覺得自己的進步卻很小,和自己之前的文字差別不大,沒有明顯的進步。
尤其是收稿以來,讀到了太多太多寫得很棒的文字,便有些不自信了,越發覺得,自己需要繼續磨練。
其實一開始沒有多少人關注時,想寫什么就寫了,寫得不好也就這樣發了,有些隨心所欲。
可現在隨著關注的人越來越多,我反而有些想退縮,會想,自己寫的文字會不會太幼稚了,要是不夠吸引人怎么辦;萬一有投稿者覺得,這寫的還沒我好,憑什么拒我的稿怎么辦;自己這個選題會不會太老套了,需不需要換一個……
好像有了層無形的束縛,我的顧慮與糾結在變多,有些不夠果斷與干脆了。
其實還是我自己的問題啦,水平不夠,能力不夠,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知道的越多,才會發現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一不小心又扯遠了,本來我想說的收獲是,我的打字速度變快啦!嘿嘿嘿。
其實最最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好多超棒的人,你們真的很棒,真的。
會給予我鼓勵與支持,會不計報酬把自己寫的文字讓我發,會和我聊許許多多的話,讓我有機會認識你,會幫我宣傳,會為我答疑解惑,會默默支持我……
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遇到這么好的你們。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真的很奇妙,我真誠地感謝每一次相遇,認識你,我很榮幸,也很感恩。
10
關于未來,其實還是有一些些迷茫,如果順利的話,閱讀量穩定在五百左右的時候,我打算遷移賬號,聽人說,擁有留言區的公眾號才算是真正完整的,我一定也要做到。
在這之前,我知道,還有很長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我最擔心的是等我開學了,自己到底能不能堅持下去。我需要準備考研,考證,學專業課,還有破社團的任職,雜七雜八的,都在分散我的精力。
好在目前,我并不是一個人。
在七月二十六號,我認識了我的好姐妹閃閃,我可愛的小助手,最最好的編輯。
像小天使一樣,閃閃加上我之后問,“咱們平臺招線上助理嗎?不需要工資的那種。”
說真的,我很佩服你們這些,僅僅因為是熱愛,僅僅出于喜歡,就能為愛發電,樂在其中。
或許,熱愛的本質就是純粹的喜歡。我也想讓自己變得更純粹一些。堅持所熱愛的,不放棄。
說真的,閃閃真的超棒!目前負責微信的收稿審稿~人特別好,超溫柔,專業能力賊強,我超愛她!?
11
差點忘了,匯報一下這一個月的戰況,目前關注用戶剛好滿九百,平均閱讀五六十吧,說出來我都不太好意思,實在是拿不出手hh。
其實已經說了很多了,但又感覺好像啥也沒說,也不曉得能一字一句看到最后的伙伴能有多少,不過也沒什么關系啦,慢慢成長嘛。
這一個月我別的真的什么也沒干,光整公眾號了,接下來的話,還是打算把生活重心放在學業上,相信許多朋友也正在上學,希望我們各自努力,然后頂峰相見。
標題是半個月前動筆的時候的真實想法啦,不過伙伴們放心,我會堅持下去的!
最后...就祝我們,每天都能睡個好覺叭。
“愿你一路平安,橋都堅固,隧道都光明。”
加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