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T——這20年,TTT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參差不齊的前導期、應需而變的發展期和業務導向的務實期
目前國內企業在TTT實踐方面,尚且存在很多問題,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比如,TTT項目的落地性不佳。項目設計得很好,但在真正落地實踐或是內部推進時,就“走樣”了。一方面是因為培訓部沒有足夠的人手可以長線推動,但更重要的是項目沒有抓住業務部門的痛點,以及過程中缺少工具、方法的支撐。
此外,現在還有一些企業會盲目地追求“新”。一旦某些新的理論、方式出現,就會蜂擁而上、盲目追趕,并沒有考慮理論背后的邏輯原理:它們可以用在哪?怎么把它用好?是否符合企業當下的需求?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做線上微課,舉辦微課大賽,甚至有的產出了上千門微課。但這些微課是否是員工需要的?他們真的學以致用了嗎?真的對企業績效產生推動了嗎?線上微課雖然強調“微”,但不能是一個個散落的知識點,更不能是一個個外表漂亮的花架子。
在項目設計之初,先要圍繞業務痛點,梳理學習路徑,分辨出哪些可以線上解決,哪些需要線下落地;項目設計者要清晰,學員腦子里也要有脈絡,這樣才能確保“微而不散”。
面向未來,TTT或未來培訓行業的發展一定是上接戰略、下接績效的。企業培訓組織者,如果能夠從戰略的高度看講師建設,看課程體系建設,做法會完全不同,TTT發展必然會越來越密聯業務,助推績效。
而對于推動國內培訓行業發展的各方專業機構來說,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將這二十年在講師培訓和經驗萃取等方面的做法進行沉淀,開發出更多優質的版權課程,讓更多自有的版權課程走向世界,而不是僅僅將國際版權課程引入中國。 這并不只是美好的愿景,也是我們真真切切在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