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認為養(yǎng)成習慣需要21天,自己總是三分鐘熱度是和性格有關(guān),看完《微習慣》才恍然大悟,是我錯啦!
養(yǎng)成一個習慣的時間大概是60天。人的大腦潛意識抗拒改變,喜歡穩(wěn)定?;厣窠?jīng)節(jié)喜歡重復模式,節(jié)省精力。
好消息是,人的大腦還有聰明的前額皮層,可以抑制基地神經(jīng)節(jié),對抗自動行為。也負責短期思維、決策;但是,它需要消耗精力、意志力,易疲勞。
一個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很容易消耗光;人的動力是不可靠的,很容易因為感受(餓了,累了,困了,心情不好等)而放棄。
造成自我損耗的因素有五點:
1、努力程度
2、感知難度
3、消極情緒
4、主管疲勞
5、血糖水平
那我們該怎么做?
1、動力激勵
2、自控力自我訓練
3、補充血糖
微習慣恰好可以用更好的方式取代原有的行為。
什么是微習慣?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積極行為。它的根源是自主、自由、靈活。
一個人的壓力越大,越難被改變。
而習慣是慣性行為,不會引發(fā)強烈情緒。
微習慣的好處是什么?
自我損耗極少
有效緩解主管疲勞
保留血糖量
拓寬舒適區(qū)
我在想天秤座的人有選擇恐懼癥,大概是因為做決定是需要消耗意志力的一件事吧?
一個人的阻力來源于任務開始前和任務進行中;人面對的障礙也有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
那么,怎樣養(yǎng)成微習慣?
1.定“小”目標
2.把目標融于生活。
比如說,我想看完一本書,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就是每天看兩頁書。我想鍛煉身體,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每天練一個俯臥撐?,F(xiàn)在就拿出紙筆,列出你的小目標,如果看到它你就笑了,那就對了。
一小步+想做的事=較高的進一步可能。
以微習慣運用意志力,借助意志力,動力會變得可靠。
微習慣的優(yōu)點是
*無截止時間
*提升自我效能感
*給予你自主權(quán)、自由度
通過以下行為可以做出改變:
1,列出想要的備選習慣清單
2,建議同時建立的微習慣不超過四個
3,在大日歷標出一周彈性計劃。
一周彈性計劃如下:
a,混合微習慣(非具體習慣),以睡覺前為截止時間
b,挖掘習慣的內(nèi)在價值
c,“為什么”鉆頭,多問為什么
d,建立回報機制,回報關(guān)聯(lián)。
個人成長=微步驟+意志力
微習慣可以強化意志力,當下就取得進步,不耗盡意志力。
我們需要做的是服從計劃,擺脫高期待值!把期待值和精力放在堅持目標上。
注意:慎用遞增式提高微目標。應該先擁有習慣,再調(diào)整目標。
習慣養(yǎng)成的標志:
不抵觸
身份認同
行動時無需考慮
不再擔心
常態(tài)化
它很無聊
微習慣是自控力的指導手冊。
我們需要最的是:
不自欺欺人,滿意每一個進步,經(jīng)?;貓笞约?,保持頭腦清醒。
當有抵觸情緒時,后退并縮小目標,提醒自己這件事很輕松。不要小看微目標,用多余精力超額完成任務,而不是制定大目標。
最后祝愿大家都可以用微習慣做到更好的行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