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了,冰河開化,小草發芽。春日里,最適合的活動莫過于外出踏青,迎著微風,觀察植物、昆蟲,閱讀、野餐,感知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本期書單,為您推薦幾本適合春天閱讀的圖書。
No.1 《一個人的好天氣》
青山七惠【著】
書摘:
一個人生活,可以有自己的節奏。看書看電影扮靚,慢慢變成自己想要變成的樣子,也變成別人想要變成的樣子,沒有太多起伏,平平淡淡卻也可以基本填滿自己。
No.2 《我在書店等你》
三浦紫苑【著】
書摘:
書是人類的記憶,是紀錄,是從這里通往別處的途徑。不需要特殊機器、禮儀或充電器,就能帶我們超越時間和空間,來到一個異世界。如果寂寞難耐、希望獲得某人的建議、想要消磨時間,卻怎么也找不著解決的好辦法時,希望你能想起還有「讀書」這個手段。書,一定會回應你的所求才是。
No.3 《戀戀筆記本》
尼古拉斯?斯帕克思【著】
書摘: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No.4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
張佳瑋【著】
書摘:
雖然今日我們會念叨汽車尾氣如何嗆人、住房換進如何逼仄、田園牧歌時代如何有魅力,但想一想,曾經的世界之都羅馬,60萬人擠在一個沒有自來水、沒有大道、出門沒超市、洗澡靠澡堂的13平方公里所在,白天還車輛限行,這樣的生活環境里,角斗場再宏麗,怕你也高興不到哪里去。現代城市規劃,至少在以人為本這個環節上,是比古羅馬強的——當然,東羅馬人會嘲笑說,古羅馬城根本就沒規劃過。
No.5 《長安之春》
石田干之助【著】
書摘:
長安市民歷來愛好出游,他們等不及春深,當寒梅才在枯野上漸漸露白的時候,人們就已經來到郊外探求剛剛萌動的春的影子。“都人士女,每至正月半后,各乘車跨馬,供帳于園圃,或郊野中,為探春之宴。”
No.6 《瓦爾登湖》
亨利·戴維·梭羅【著】
書摘:
老人并不比別人更具有能夠勝任年輕人的導師的資格,而且幾乎還不如別人,因為老人失去的要比獲得的多。
No.7 《文·堺雅人》
堺雅人【著】
書摘:
我理想中的休息日是,上午去書店,發掘自己喜歡的書,然后去咖啡店閑坐,肚子餓了的話就回家,吃飯,睡覺。大部分情況下,我都是按照我的理想度過我的休息日。
No.8 《我是個年輕人,我心情不太好》
阿瀾·盧【著】
書摘:
有時我很嫉妒金魚。它們其實只有幾秒鐘的記憶。遵循一段思路對它們來說是不可能的。所有的體驗都是第一次。每一次,假使它們自己無法認知自己的缺陷,生命就必然變成唯一一段陽光燦爛的故事。一場盛宴。從早晨激動到夜晚,直至深夜。
No.9 《面包和湯和貓咪好天氣》
群陽子【著】
書摘:
亞紀子覺得自己有些不擅長和充滿干勁的人打交道,無論男女。雖然他們都有積極遠大的理想,但是這種理想卻令人生畏。
No.10 《小森食光》
五十嵐大介【著】
書摘:
我啊,不想過那種被別人殺了,然后吐槽殺人方式的人生。
想讀更多書摘,請下載讀什么或者關注公眾帳號:dushenme_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