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不愛爬樹的考拉
我問舍友,過兩天就要考研了,很快就解放了,開心嗎?
不開心。一臉愁容
舍友是進大學就抱定信念要考研了,
同專業,但是,到省內最高學府那里。
復習考研之路,持續了一年。
從以前晚上12點之后才睡,到第二天中午之后才醒的情況,
變成,
早上8點多就出門,晚上11點才回到宿舍,
洗洗漱漱12點就爬上床了。
那么拼
可是,還是害怕結果。
想起高考的時候,
每個人被高三虐得不輕,
但是真正高考的那一天,
我們都害怕了。
寧愿每天朝六晚十,寧愿寫不完的試卷和試題,
寧愿被一次又一次的考試虐。
我們似乎相比于痛快地一刀,更喜歡凌遲處死的感覺。
這種感覺, 是不是就像一對吵架很久的情侶,
寧愿無止境地爭吵、冷戰,
寧愿雙方已經不是彼此的唯一,
但是還是不愿做個了斷。
為什么?
因為,害怕。
我們害怕付出的所有付之東流;
害怕辛苦得不到回報;
害怕自己后悔;
害怕現在還不是最好的自己;
害怕自己,還沒有拼盡全力。
可是,為什么要害怕了?
想一想,
最開始的開始,我們想要的就是結果。
路太漫長,長到我們忘了為什么出發。
我們努力撿起路上的每一顆石頭,
我們的包袱越來越重,
我們寧愿一直背著包袱向前走,
因為那表明著:嘿,前面還有路。
一旦到了終點,前面沒有路了,
急速的變化讓我們觸手不及。
我們害怕改變,
生怕放下包袱,
發現一路背著的不是漂亮的石頭,而是丑陋的混泥土塊。
便像生活一般,
我們希冀生活快樂,幸福健康,
但是我們往往認為獲得幸福、快樂的工具就是權力和金錢。
然后將這些工具當成唯一的路,唯一的目標。
生活的意義是什么?
親愛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種意義。
在路上,本身便是一種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