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若屈,老子教我們好好說話
——《道德經》的人生智慧之九
□湖?山
打開城市的地圖,尋找新區的一條大道,它是一條又直又長的紅線。坐車經過這條大道時,汽車在紅燈前停下,偶然發現前方的高樓大廈與汽車的位置并不在一條直線上。汽車繼續前行,感覺路又是直的。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錯覺,但卻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大直若曲”,最直的東西隨物而在,看起來好像有點彎曲。
“大直若曲”四個字,見于《道德經》第45章,這一章講的都是政府官員的個人修養,“大直若曲”所要講的修養,就是教人要懂得好好說話。
一般人所理解的“直”,就是不拐彎,直來直去,說話心直口快,沒有顧及,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老子所講的“直”,不是“小直”,而是一種“大直”。何謂“大直”?首先他寫的文章是寫給大人物看的,給那些朝廷的官老爺看的。其次他講的“直”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直”,而是一種超凡脫俗的直。
老子講的“大直若屈”至少包括三個內涵:
一是“直”要符合大道,就是說話要講德行,要負責任,要講真話,不要自我表現,嘩眾取寵,言過其實。
二是“大直無為”,要知道什么該講,什么不該講,不要胡亂放炮。作為一個政府的管理者,要把心思放在大道上,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小事小非不去講,家長里短不去講。
三是要“直話曲說”,講話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口不擇言,不要直來直去,讓人受不了,要用委婉、溫和的方式表達出來。講話要留有余地,不要“竹簡倒豆子”,也不要講絕對的話、過頭的話,不要把話講死。
有人認為,有話直說,不繞圈子,是一種很好的性格,讓人一聽就明白。也有人認為,這種性格不好,容易亂放炮,容易得罪人,是一種缺乏修養,頭腦簡單的表現。
魯迅先生的《立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
“難!”老師從眼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告訴你一件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合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到一點好兆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謝。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幾句恭維。
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你……
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
我愿意既不謊人,也不遭打。那么,老師我得怎么說呢?
那么,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你瞧!多么……。阿唷,哈哈!
魯迅講的這個故事,在情理上與老子的“大直若屈”是相通的。說真話的遭到一頓痛打,確實有點委曲。但大家又都認為他該打,人家孩子滿月,你卻講出這么不吉利的話來,人家當然要揍你。
這就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大直”要“若屈”。
“屈”是委曲求全的意思,但老子講的“曲”,應當理解為委婉、溫和、內斂,說話要注意場合,要知道什么場合說什么話。這不是圓滑,不是巧言令色,而是一種講話的智慧、技巧,體現的是一個人的修養。
鳳凰資訊上有一篇文章《最好的修養,是懂得好好說話》,作者兔姐說:
那天聽到同事在打電話,另一頭應該是個送外賣的小哥。不知道什么原因,外賣送的晚了,同事聲嘶力竭地指責起小哥來。
你怎么這么蠢啊,我都說了在哪了,還沒來!能不能快點,我他媽都快餓死了!!
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說呀?就是就是,干嘛要人身攻擊?
有些人對陌生人是如此,和家人交談時更加肆無忌憚。
兔姐曾見過一對夫妻,丈夫叮囑妻子買點東西,結果妻子下班回來忘了買,丈夫直接開口罵道:你是豬腦子嗎?這點事都記不住!
就是這樣不起眼的一句話,既解決不了問題,又足以讓夫妻關系結冰,而他本可以好好說話來解決問題的。忘了沒事,下次記得就行。
兔姐認為,貶低是一種無形的傷害,我們在給別人做出負面評價時,其實有一個潛在的邏輯是,我不是像他這樣的人。
兔姐說,別把你的沒教養當作有氣場,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著你所能達到的高度,也會讓人在與你的相處中如沐春風,增加幸福感。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好好說話不僅是一種修養,還是人的一種生存智慧。對于“大直若曲”這句話,唐玄宗的理解就是“直而不肆,故若屈”,臣子在皇帝面前說話,要直截了當,但不要放肆,弄得領導很沒面子,要看上去好像委曲求全的樣子。
這是一個皇帝的心態,也是所有領導者的心態。中國古代有不少臣子,因為在皇帝面前說話太放肆,觸怒了龍顏,而被貶職流放,甚至招來了殺身之禍。
老子作為周朝的官員,見過不少這樣的情況,所以告誡人們要“大直若屈”,要“直話曲說”,要懂得好好說話。
兔姐認為,學會好好說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代表著你的修養和情商,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位思考,為對方多想一點,傷害就少一點。
這種觀點與老子是一致的,老子說:“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意思是德行高的圣人,方正講原則,但不傷害他人;清廉嚴肅,但不刺痛誰;直截了當,但是不放肆;光明磊落,但不炫耀自身。
老子的“大直若曲”告訴我們,懂得好好說話,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懂得低調處事,說話要委婉溫和,不要太放肆,不要亂放炮,更不要出口傷人。
“大直若曲”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智商、情商、德行、教養,能做到“大直若直”,就說明你有很高的智慧,很高的德養,就能提升你的人生高度,你的事業就可以達到更高的層次。反之,你就是一個智商不高、情商不高,德行欠缺,沒有教養的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