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財富系統。
所謂的財富系統,就是通過什么樣一種模式賺錢。
你隨便翻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就會發現大家都干著不同的事情,每個人背后賺錢的速度都是不一樣的。
我們假設一種情況,就是你知道哪個人的項目賺錢速度是最快的,你一個月賺1萬,他一個月賺10萬,你其實是有機會通過復制別人的項目而實現突破的。
這里面面臨三個困難:
第一個困難是你無法準確的判斷,誰的項目是最好的;
第二個困難是你無法知道項目運營的流程和細節;
第三個困難是你是否有勇氣放棄自己的項目。
(1)
我先說第一個困難,其實還是有很多蛛絲馬跡可以去感覺的,需要一點直覺。
昨天在一個社群聽一位大咖分享微商玩法,他選品的方法就是看微商品牌方創始人的朋友圈,看發貨打款情況,看百度搜索指數的變化,看淘寶銷量的變化,親自測試產品的流量……
通過這些方法,能夠感覺到某種產品是否被市場所認可和接受,是否能夠切入做同樣的產品。
對于我們來說,要保持足夠的好奇心,把眼睛從自己的世界移開,多看看別人在做什么項目,做的好不好,有沒有風口機會,然后形成一種感覺。
(2)
第二個困難是你無法知道項目運營的細節。
假設我某一個項目一年能做200萬,那我肯定有一整套的打法和運營細節,如果我把這一整套的流程和方法全部復制給你,那么你至少能做100萬以上,這是肯定的。
所以,學東西就是學習運營的系統,多參加社群,多加入圈子,在交流的過程中,還是能夠了解到很多運營的細節的。
如果一個人愿意帶徒弟,能夠把他的模式復制給你,那么這種培訓還是值得參加。
為什么阿里巴巴出來的人,很多都能夠做平臺型的產品,就是因為他們把阿里巴巴內部運營項目的一套模式學習到了,然后去復制這套模式,做不一樣的項目,還是可以成功。
(3)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穩定的賺錢渠道,如果讓你放棄自己的項目,去探索一種新的選擇,對你來說一定很煎熬。
轉型總是很痛苦,要么是主動轉,要么是被動轉,但肯定是到了需要轉的時候了。
能夠在做的還可以的時候,主動放棄原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項目的人,一定會非常牛逼。
放棄意味著一種新的可能,人生總是需要不斷的突破。
(4)
最后,我還是要強調一下我的觀念。
人跟人之間智商的差異其實真的不大,別人能做的事情,你也一定可以。如果別人可以,而你自認為不行,那不是很奇怪嗎。
既然智商差異不大,為什么有人賺的比你多的,很大原因在于選擇。
阿里巴巴前CTO吳炯說,他在阿里巴巴干了7年,離職的原因是最后兩年負責的雅虎搜索項目失敗了,導致集團公司縮減預算和人力。
然后才被迫離職,陰差陽錯走上了投資的道路,并且成功的在B2C電商爆發前夜,投資了聚美優品等優質項目。
同樣一個牛逼的人,為何做雅虎搜索失敗,做其它項目又成功,跟人真沒啥關系,就是跟時機有關系。
所以,保持自己的好奇心,觀察各種新鮮的項目和模式,深入研究運營細節,舍得放棄現有項目,追求事業更大可能性,是我今天要分享給你,也是要分享給我自己的。
希望你也找到屬于自己的賺錢系統。
c??W??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