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堰那個七線八線甚至不知道多少線的小城市里,有這么一個職業:送奶工。凌晨兩點左右起床去送牛奶,6點30左右回家,下午6點左右又去送奶公司一趟,報表,取奶。
這樣一份看起來挺輕松工作大概收入多少哪?送一瓶奶的利潤是6毛,大概有100多戶長期定奶,一個月算下來的收益頂破天是3000元。
恩,這個工作看起來是挺輕松的?先不說凌晨兩點的生物鐘怎么回事,早上工作四個多小時,下午最少還有2個多小時,每天都要接數十甚至更多的電話,恢復定奶,取消定奶,在一個個的上報給公司。中午還要去給恢復定奶的客戶裝訂奶箱,為取消定奶的用戶取回奶箱。
恩,你以為就這么完了?你以為十堰像大城市一樣,送個奶直接坐電梯到樓上放到箱子就完了?你真是想多了,每次要拿著奶上5樓6樓,老城區的房子是沒有電梯的,步行上樓,每天早上差不多要上樓百余次。
這就是一個普通送奶工的日常生活。一個月的純利潤絕不會超過三千。
我的親姑姑就是一名送奶工,在十堰那個小的不知道多小的城市里拼命。或許你認為這還不算是拼命,那是因為我還沒有告訴你全部。
我的姑姑白天還有一份工作,在銀行上班。你是不是又以為像柜員那樣坐在里面對著電腦數錢?不,你又想錯了。我姑屬于那種外聘保安,在外面站崗一樣的,從早上8點到中午11.40,在從14.00到下午5.00結束,一個月1200元。
單看這兩份工作,或許都不去太累,如果選擇送奶,那么白天有大把的時間休息,如果選擇在銀行,那晚上也都可以休息好,可是兩個工作一起干,真的讓人有種喘不過來氣的感覺。
姑姑還有兩個兒子,老大今年上初三,老二今年五年級。我該怎么說我這兩個弟弟哪?老大都初三了,還一點不在乎學習,學校沒有晚自習,晚上7點就放學回家,可是他每次都在外面玩到快9點回家,從來沒說過要回家幫忙做個飯什么的,在學校里也是不好好學習,和教導主任鬧騰,和代課老師吵架,一言不合就摔東西,摔眼鏡,姑姑上次和我聊天的時候告訴我都摔壞了3副眼睛,一副眼鏡起碼得四百塊錢吧!老二也不怎么聽話,都五年級了,還是什么都不懂。作業不寫,老師就通知家長。明明幾分鐘就可以寫完的作業,非得拖延到半夜,然后在上床睡覺,把姑姑吵醒。
不要問我姑父去哪了?姑父起初在十堰跑出租,一個月下來可能毛利潤還不錯,可是把油錢,罰款單等一交,甚至還不如姑姑了。于是姑父就去了武漢,在武漢一個國營企業里當廚師,一個月不過四千罷了
如果這么算的話,家里的生活也是勉強還算幸福。但是他們在十堰市火車站附近買了一套房子,在二十樓上,目前還有60多萬的貸款沒有還完。也因此他們看起來才比較節儉。
有時候我也在想,以后的我是不是也會這樣,每天過著固定的工作,拿著固定的收入,上下班坐的公交車都是一樣的。
又有的時候我也在想,姑姑真的是比較辛苦。在姑姑家待了幾天,我感覺她就像是一個不停旋轉的陀螺,一直在緊繃著。姑姑和我聊天時讓我勸勸我的表弟(老大不想上學了,才初三),讓他好好學習。我也和老弟聊了聊,他的理念讓我無話可說。他說“現在上學也沒什么用,和我我嬸一個月送奶差不多的工資,我干嘛要去浪費錢上學啊!(他們把媽都叫嬸)”,你說說,我能說什么?
臨走的那晚上,我和弟弟又聊了一會,我就告訴他,“或許上學真的沒什么用,但這是你學習各種東西的最好機會,你看看你嬸,出社會這么多年了,可是玩手機不會充話費,玩電腦不會開機,這些你又怎么都會?難道不是上學以后學的嗎?”,他沉默不言。
過了很久他才慢悠悠的說“我就是不想上學,出去打工多自在啊!”,我嘆了口氣問他“你覺得你嬸一天累嗎?她們現在這么累的原因,就是這個城市只能允許他們這樣去勞累。”然后就相對無言。
后來的我也想了很久,就在十堰那個小的不能在小的城市里,生活都逼迫著每個人那么拼命,這個小城市的車水馬龍只能允許人們靠拼命才能生存,更不要說北上廣那些一線城市。
我們不是王思聰,沒有一個富可敵國的父親,我們更不是那個聰明睿智的馬云,沒有強大的財富支持。我們都是普通人,普通的不能在普通,普通人要想過的好就必須去拼命。
或許網上有句話說的對吧:這個世界只能允許拼命的人生存。無論你是有著光鮮亮麗外表的上班族,還是無依無靠的流浪者,你都得去拼命生活。
沒什么多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