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博和朋友圈都被無良的百度刷屏了,且不說今天百度莆田系部隊醫院這件事情。因為這種無良的企業,死去的何止一個魏澤西。
近年來已經絕少用百度了,還是想說說我遇到的事情。去年回國時候,母親要來英國,讓我查查英國的簽證辦理。國內用不了谷歌,只能用百度,搜了英國簽證,出來的結果全是中介代辦英國簽證。翻了好多頁,嫌麻煩了,而電腦上的詞條都是英國簽證輕松辦理。最后放棄,讓我媽自己去找中介出錢辦理。
回到英國用谷歌一搜,出來的第一條就是英國大使館簽證中心官方網站,上面有清楚的預約鏈接,需要填寫的表格和所需材料。按照它的步驟很快就能完成簽證的辦理??蔀槭裁丛趪鴥染褪撬巡怀鰜砟?。
后來我就想到了一定是經濟利益。不是說谷歌沒有廣告,也不是說他有多高尚。但對于百度這樣把所有給了錢的就放在搜索的前面,按照給錢多少決定搜索結果的排位,作為一個搜索網站確實是很無恥的行為。記得之前還被爆出,百度將整個醫療疾病貼吧賣給醫藥公司的丑聞,很多人認為百度提供的是貼吧這個自由交流的平臺,天真地以為是病友在交流,誰知道是病人和醫藥公司在一個平臺。就是把一群求生的雞放在黃鼠狼窩里,從一開始就是不對等的。當然現在也沒人提了。
我那幾百塊錢簽證中介費也許并不是大數目。但你想到像魏澤西這樣的病人,是要找醫院看病的,搜出來前面都是給了錢的垃圾醫院,然后你去看病最后耽誤了治療時間,死了。這個責任誰來負。
以此聯想到國內的知識信息傳播方式。很多人還是習慣用百度的,你想了解一樣東西,百度一下,你沒有找到你想要的東西還算好。可怕的是你以為自己找到了想要的,而那些其實只是皮毛謠言和廣告,然后你以此當成是知識真理來傳播。我之前就差點上當。被人推銷,回去百度一下發現真是這么厲害的產品,差點就買了,被我老公制止并教育以常識。這就是信息的不對稱。關于信息不對稱,可以參考三位美國經濟學家阿克洛夫、史賓斯 、斯蒂格利茨由于對信息不對稱市場及信息經濟學的研究成果,這還獲得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輸了錢是小,丟了命就悲劇了。
很多悲劇的發生,你說百度有沒有責任,他還覺得自己無辜,因為他畢竟不是直接施害行兇者,充其量就是個批了中立皮的黑心中介。也許錯的是大眾,并不應該相信這樣的搜索引擎及企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