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那”之間的恩怨起源于2012年音樂風云榜十年盛典,其實也算不上恩怨,因為壓根刀郎就沒有回應此事。
當時,在評委會會議上,身為大會主席的那英明確反對刀郎入圍“十年影響力歌手”,給出的理由居然是“刀郎的歌缺乏音樂性,”這句聽來好像沒什么大問題,雖然是主觀成分略多了一點,除此之外,也找不出什么不妥,畢竟音樂這東西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但她接下來的一句話就讓人摸不到頭腦了,她說“去KTV點唱刀郎歌曲的都是農民。”她還理直氣壯地表示,論唱片銷量,自己肯定比不上刀郎,但銷量不能作為評選的唯一標準,音樂性才是主要的。
請注意,那英再一次提到了音樂性。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句話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且引發了雙方歌迷的口舌之戰,如今四年時間過去了,近日,此事件經過媒體們的關注,再次發酵。
其實,作為大會評委,你有權給出自己的建議,但說出涉嫌歧視農民這種話來,說實話,作為一個旁觀者,真的不能支持那英了。
首先,說說“音樂性”,作為一個聽眾,我當然區分不出來什么叫“音樂性”。我只知道好聽不好聽。我認為,讓人聽了之后,能產生共鳴,或隨著哼哼幾句,學著唱的歌應該都不至于是“噪音的”,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你不能指望每個人都成天聽著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吧。
說實話,那英的歌我也聽過不少,比如《一笑而過》《征服》之類的歌曲。就歌詞舉例,什么“山不在轉水在轉,水不在轉云在轉……”,這難道就是她所謂的音樂性?
所謂雅俗,難道談鋼琴的就一定比路邊賣唱的藝人高雅嗎,他所彈奏的樂曲一定比賣唱藝人唱的更加有音樂性嗎?
刀郎的歌曲大部分為原創,具有融入了新疆的樂器以及風情,我想問那英,這是不是不算音樂性?請問你,自己作詞作曲的有幾首,照這么說的話,假如你的歌有音樂性是不是也不是你的,是那些創作人的。你只不過是動動嘴罷了。
你動嘴能唱出音樂性,別人為什么不行?
《2002年的第一場雪》《沖動的懲罰》,《情人》三首歌是最膾炙人口的,歌曲說實話是有些通俗,比不上什么世界名曲高雅,但也不至于說低俗。
(請問那英,王健林是農民嗎?)
(張信哲特意經過了改編,唱出了另一番滋味。)
想當年,那英剛出道時,不還是模仿蘇芮,唱別人的歌。請看下圖,你能認出她是那英嗎?注意看名字,蘇冉!!!這難道是娜姐的曾用名或別名嗎???
如今,混成了圈內的所謂“大姐大”,就目中無人,可以拿農民開刀?我告訴你,農民也唱你的歌,你的歌迷也不全是高雅人士。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你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去給特定人群戴帽子。
其實我覺得,就那件事而言,你缺一句道歉,不僅是給刀郎,更是中國九億農民。
刀郎沉默,不代表人家好欺負。音樂界的人不屑于和娛樂圈的過氣歌手置氣而已。別看刀郎沉寂數年,他的歌迷依舊不會比你少。你整天參加真人秀,到處找存在感,結果呢?你的音樂性呢?我只看到了娛樂性!
其實,在這里,我不想過多討論你的家庭,感情,以及事業,我就想問問你,你的音樂性在哪里,是在這里嗎?
作為公眾人物,請你不要口無遮攔,因為你一句腦殘的話,會傷害到無辜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