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南來北往”熱播,吸引了不少人,網絡上幾乎到處都是討論的聲音。
除去感嘆劇情的跌宕起伏,也感受到了列車上乘警的辛苦。筆者有個戰友曾在鐵路公安處工作經年,時常會講些他們破案的往事,也說過過許多抓捕的驚險瞬間,說實話,列車上因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破案確實不易,所以,還是要為“南來北往”的鐵路乘警、刑警贊一聲!
過去說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其實,嚴格的說,他們比地方警察管的似乎更寬泛些,因為他們管理是隨著鐵路線兒走。只要是鐵路發生的案件,無論走到哪兒,都是他們的權限范圍,而中國,哪里沒有鐵路那?所以,破案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
“南來北往”電視劇的熱播,吸引了男女老少的眼球兒,因為他們都是乘車人,而我也是其中一個,每天樂此不疲,追劇成了常態。前一段時間,因為人在外地,有好幾集沒能看到,回京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看,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這部電視劇,首推汪新(白敬亭飾)這個角色。他確實演的好自身條件也蠻符合一個青年警察的描寫。
這個人物心胸開闊,工作熱情積極,非常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又是警校畢業,自然破案的方法和手法和那些在實踐中成長起來的老警察有所不同。
師傅無緣無故整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徒弟卻甘心忍受卻為了學習到師傅的本領,依然忍辱負重,即便戀情被百般阻撓,但為了工作,為了自己心愛的人,依然無怨無悔一讓再讓,寧可受辱也不退讓,真讓人佩服。
即便是在派出所工作的那段時間,明擺著就相當于流放一樣,他還是認真工作,破獲許多的案件,就為了不給師傅丟臉,讓人相當感動,筆者認為這個角色的設定相當真實,而且必定有原型可依,確立了鐵路警察的光輝形象。
當然,這樣的形象也美化了汪新,但卻丑化了馬奎。
馬奎是個老警察,卻因為個人原因,屢屢難為自己的徒弟,難為自己的女兒。尤其是對徒弟汪新,怎一個“整”字了得!
一個有著充分覺悟的老刑警,竟然為了出自己心中的那口“歷史”惡氣,竟寧可讓自己的女兒成為老姑娘,也不讓她跟自己情投意合青梅竹馬的情人結婚。“找誰都可以,就是不能找汪新”!一個老警察,在鐵路上工作了一輩子,心胸怎會如此狹隘,報復心咋會這么強?
文革時期,公檢法早已砸爛,先不說有沒有法律可依,單就馬奎因為執行任務追小偷兒造成死亡被判刑十年就完全不可信……那都是改革開放后修改憲法.修改刑法,法律逐漸健全以后發生的事,以前根本不可能。
汪文革被抓捕的事也很可笑,他不是警察,在餐車抓小偷完全可以界定為見義勇為,即便小偷跳窗逃跑死亡,也可以說和他毫無關系。何況他還試圖用手抓住小偷,只不過因為體力和火車飛馳沒有救成,即便是現在,修改后的刑法也不至于有多大的罪過吧?。
可當時,他居然在看守所關了那么長時間,別忘了,他可是自首,本身又是是一個中風初愈的病人。退一萬步講,即便警察敢送,看守所也不敢收。
公安處長卻說關了這么多天,就是為了給馬奎出口氣,難道為了在道義上懲罰他,而讓法律成兒戲?
馬燕兒辭職一段的描寫兒,則更假。看看后來的東北都變成了啥樣兒?就不說成千上萬的下崗工人,整個供銷系統都沒了吧?還鐵飯碗兒?還金飯碗兒?最后哪還有賣咸菜的副食店?從這點上說,馬奎太短視?
凡此種種,電視劇中的細節,確實不容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