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走(zou-3)
《說文》:走,子茍切。趨也。從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從走。
‘走’的古文字圖
下為‘腳步-止(zhi-3)’,上為‘夭-人雙臂擺動’的樣子,組字以此會意表示:手臂擺動著小跑。延伸泛指‘獸類的活動行為’,如詞組:飛禽走獸。
‘止’的古文字
‘走’其本義為:小跑,如《山海經·海外北經》:夸父與日逐走。延伸指:逃跑,如《戰國策·燕策一》:齊兵敗,閔王出走于外。
下面有一個‘止-腳步’為‘走’,有三個‘止’則為‘奔(ben-1)’以此會意表示:‘奔’比‘走’更急更快-即:急速快跑。如《詩·小雅·小弁》:鹿斯之奔奔,維足伎伎。后期字形下部訛變為‘三棵草-卉’。
‘奔’的古文字圖
由‘走’所組漢字多與其本義及引申義相關,如:
趨(qu-1):添加的‘芻(chu-2)-簡:芻’意指:食草動物?,F代漢字簡省寫作‘趨’。以此會意表示:食草動物會趨草而食。延伸指:情況或形勢向著某一方面發展,即:趨勢。
‘趨’的古文字
趙(zhao-4):從‘走’,從意為‘骨肉相似’并表音的‘肖(xiao-4)’,以此表示:遠離故土,不忘故鄉的人?,F代漢字寫作‘趙’。史籍記載‘趙’和‘秦’有著共同的祖先,‘秦’的祖先‘非子’因善于養馬而獲封;‘趙’的開國始祖‘造父’,因善于駕車而被周繆王封于‘趙’城,故址在今山西省趙城縣西南,已經遠離故土。因此以‘趙’為名,即為:雖遠離故土,但不忘故鄉的意思。
‘趙’的古文字
本文資料來源于劉軍老師
常天書院
常天書院秉承著“心如清水,身寄常天”的基本理念,始終以赤子之心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兢兢業業地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藝術價值,并讓學員們發掘自己的藝術創造力。
常天書院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獨特方式,系統教學,課程形式靈活多變,主攻書畫培訓課程、文化薈客廳與文化交流活動三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