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總要有來有往,才能維持住關系,聊天亦是如此。
兩個陌生人,一見鐘情難遇,一聊鐘情的更是難有。
最近就新認識一個朋友,雖是第一次聊天,卻是把我逗笑了許多次,以至于我坐在沙發上傻笑的時候被老爸吐槽,“看手機看傻了”。
本人聊天不喜歡用語音,也不喜歡聽語音,覺得文字是一種安靜的記錄,清晰精煉,回看的時候也能快速的找到。
慶幸,對方也是個不用語音的人。
一個人想聊天,無非三種情況,一是有開心的事想要分享;二是有憂心的事想要傾訴;三是因為想念。
設想一下,你有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激動的告訴了對方,等了半天收到了一句“哦”,有沒有一盆冷水從頭澆到腳的感覺。
之前就遇到這么一號人,現在已經是安靜的躺在我的通訊錄里,再也沒有聯系過。我倒是寧愿他是不愿跟我聊天,也不愿他就是個不會聊天的人。
比如,我說煩心的事,等來一句“這有什么”;我說開心的事,就會得到“呵呵”;再不然,就是咨詢個事情,等了半天等到一句“你猜”,瞬間我的內心是:MD,猜你妹啊猜!
對于這種沒事不聊天,聊天必有事,且分分鐘把天聊死的人來說,不拉黑已經是最大的溫柔了。
人生已經很艱苦了,誰都不比誰活的容易,要是聊個天還聊的死氣沉沉,寧可不聊。
昨天跟幾個朋友小聚了一下,飯桌上笑的我肚子疼,魚尾紋真的就是這么長出來的。
沒有刻意的笑話,也不會專門找段子,就是很自然的聊天,自然的補刀,然后哈哈大笑。所謂的形象,也只需要在特定的場合,私下的聚會要是在意了,只能說虛偽的太較真。所謂的形象,也只需要在特定的場合,私下的聚會要是在意了,只能說虛偽的太較真。
其實我本人屬于不會聊天的,除了幾個特別要好的朋友,能讓我主動發起話題的人很少,所以聊天我更愿意找能讓我笑的人,只有笑了才會有想聊下去的心情。
一個會聊天的人,必定是個有趣的人,能遇到有趣的朋友絕對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