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 借書的時候順便看到了,就結(jié)個緣吧。
- 作者是 圣嚴(yán)法師
- ISBN:978-7-5675-0287-1
內(nèi)容
1. 四圣諦講記
- 四圣帝的三個層次
- 此是“苦”的事實;苦果定有其苦因,名為“集”;此是滅苦之“道”;此是苦“滅”的涅槃。
- 苦宜滅,集宜斷,道宜修,滅宜證。
- 苦已滅,集已斷,道已修,滅已證。
- 基礎(chǔ)的佛法有以下四項
- 依戒而住
- 依法為師 三法?。?/strong>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 以解脫為目的
- 以四圣諦為總綱
- 五蘊:色,受,想,行,識。
- 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苦。
- 苦的事實是苦諦,苦的原因是即諦。
2. 六波羅蜜講記
- 只要是無為無漏,有為無漏的佛法,都叫作 波羅蜜;所謂無漏,就是無我的,無私的。
- 用利他的方式來利己,就是做事的發(fā)心。{而不只是用自利的方式來利己}
- 六波羅蜜
- 布施
- 持戒
- 忍辱
- 精進
- 禪定
- 般若
3. 四弘誓愿講記
- 眾生無邊誓愿度
- 煩惱無盡誓愿斷
- 法門無量誓愿學(xué)
- 佛道無上誓愿成
4. 四念處講記
- 正確的修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感覺身心的自在。
- 雖然修習(xí)四念處不是為了禪定,但當(dāng)有了禪定,四念處真正的目標(biāo)--智慧,就會隨之而來。
- 四念處
- 身念處
- 受念處
- 心念處
- 法念處
- 真正要了解無常并不是靠理解,而是要體驗的。
5. 四正勤講記
-
四正勤:四種正確的勤勞和精進。
- 已生惡法為除斷,未生惡法不令生,未生善法為生,已生善法為增長。
6. 四如意足講記
- 四如意足內(nèi)容
- 欲如意足
- 精進如意足
- 心如意足
- 思惟如意足
7. 五根五力講記
-
五根:
- 一類是:生理機能的眼,耳,鼻,舌,身,物質(zhì)的五種色根。
- 二類是:道品次第的信,精進,念,定,慧,為五種無漏法之根基。
- 五力: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
8. 七覺支講記
- 三十七道品稱為道品次第?!舅哪钐?;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
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除覺支,舍覺支。
- 不要把沒有原則的隨便,誤以為是方便。
9. 八正道講記
- 八正道就是幫助我們解脫兩大問題的方法:
- 如何度過種種的困難而不自擾擾人
- 面臨死亡時,不會恐懼,害怕,無奈
- 八正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yè);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收獲
- 初開始看的時候吧,沒有更深的感覺,但看了幾次后,雖然還是沒太懂,但還是有提高的。
- 有點感悟大師開悟了,他們也是不斷的修行,不斷的去翻看過去的“論文/文獻”,我瞎猜是不是這樣的啊,但如何評論說的話是不是智慧呢?
- 還是得努力把《六祖壇經(jīng)》,《了凡四訓(xùn)》兩本書先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