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個好父親
要想做個好父親,你必須付出許多努力,這是現代社會對父親提出的考驗。看上去,這個世界并不希望你成為父親或母親,而是更愿意你待在辦公室里加班,讓別人替你教孩子打球,教他們彈鋼琴,使他們相信自己。你只要能掙錢養家,為這類服務付費,表現得像個好男人就可以了。
可喜的是,父親們正想方設法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而且他們也很受家庭成員的歡迎。畢竟在20世紀,怎樣做個好父親沒有規則可循。雖然我們的父輩之中也不乏好父親,但是在那個時代,絕大多數父親不是通過陪孩子玩、擁抱孩子、和他們聊他們真正喜歡的事或者教他們做他們喜歡的事來表達父愛,而是通過工作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大部分父親是非常暴躁可怕的,很多人還酗酒成性。他們中的一些人受到了戰爭的影響,戰爭給他們留下了陰影,使得孩子或者其他人很難接近他們。還有一些人離家出走,再也沒回來。因此,當我們成為父親,開始教導自己的孩子時,我們會有一種奇怪、陌生的感覺,因為我們不知道好父親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所具有的只是一些不連貫的東西,就像失去了很多鋸齒的鋸。
這種情況正在好轉。例如,在英國,與20世紀60年代相比,現在父親與孩子待在一起的時間是那時的4倍。只要你想“嘗試”,你就能有所成就。父親千萬不要把責任全推到妻子身上。事實上,對孩子來說,父親的愛護和教導是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你做得越多,你做父親的天賦就越能得到發揮,最終你就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養育方式。再沒有比養育出偉大的孩子更能使你感到滿足的事了。
復興失去的藝術
其實,養育男孩并不難。下面是一些提示:
·絕大多數男孩喜歡運動,喜歡和父親一起玩。他喜歡擁抱父親,和父親打鬧。(如果你不喜歡,那么你就太冷漠了!)
·他喜歡和你一起探險,一起體驗更大、更廣闊的世界。他還需要安全感,因為父親看上去高大魁梧、無所不能(即使有時父親自己都不這么認為)。
·他喜歡父親講他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想見父親的朋友,也想知道父親是怎樣掙錢養家的。
·他喜歡父親教他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如果你不懂釣魚,不知道怎樣制作一些小東西,也不知道如何修理玩具車等,你們可以一起學習。這取決于你想不想嘗試。
孩子會學習父親的人生態度
孩子會學習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達到了令人驚訝的地步)。我的一個朋友開車帶孩子出去玩時,他們在紅燈前停下來等,這時,一個來自亞洲的家庭就闖了過去。這時,我朋友的孩子突然口吐穢言。(在此不適合講出來。)我的朋友聽出來了,這是他曾經說過的話。聽到孩子說出這樣的話,他感到異常震驚。對他來說,這是不能接受的。他在一個可以停車的地方把車停在了路邊。他告訴孩子,自己當初不該說這樣的話,也不希望孩子以后再說這樣的話。
孩子通過觀察父親的行為來學習如何愛別人
兒童甚至通過觀察你的舉動來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愛。當你向妻子表達自己的關懷、哄妻子開心的時候,當你說出自己的濃濃愛意或與妻子擁抱、親吻時,在無形之中,孩子都在向父親學習。當我和妻子擁抱時,女兒總會擠進來。她喜歡被我們兩個包圍的感覺。當你們獨處,悄悄地關上臥室的門時,孩子甚至也會從父母的這種行動中學會愛,這種愛是神圣的、崇高的。
父親應該尊重妻子,這一點非常重要。因此,父親應該自重,不要辱罵、蔑視妻子,必要時你只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就可以了。兒子需要看到的不僅僅是男性要尊重女性,還要讓他知道,男人遇事同樣能心平氣和地商量,而不必動用武力。男孩不僅能聽到父親的意見,他還會有自己的觀點,并且堅持讓父母聽聽自己的想法。兒子討厭看見父親有失紳士風度。
孩子通過觀察父親的行為來學習如何感受一切
兒子通過觀察父親和其他男人來學習如何感受一切。但是,他們首先需要知道,父親是如何表達自己的悲傷、生氣、高興和恐懼的。
我們在流露感情時,沒有必要避開孩子,因為孩子必須知道自己的父母是有感情的人。如果父母發脾氣時對孩子大喊大叫,就會使孩子感到害怕,沒有安全感。父母生氣時,應該說出自己的委屈、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去和別人打架,或者在家里大發脾氣,亂砸東西。當我們感到害怕時,我們可以說出來和家人一起承擔,而不應該自己陷入慌亂之中。當我們感到悲傷時,我們可以說出來,甚至哭出來,但是不能變成膽小鬼。
男人感到不安時,通常會把注意力轉移到令他們感到輕松的事情上去。對于男人來說,發怒通常是令他們感到最舒服的事情。當你的小男孩在購物中心迷了路,或十幾歲的孩子做了一件極其愚蠢的事差點出危險時,做父親的可以說,“我可嚇壞了”。這樣會幫助孩子走出恐懼,比對著孩子大聲吼叫或者是摔門砸墻好多了。當男人過度傷心時,他們會表現得憤怒甚至高興。在孩子眼中,他們對父親的表現感到迷惑,不知道父親到底是高興還是生氣。
男孩試圖把內心的感受和外在的行為表現聯系起來。因此,他們需要向我們學習怎樣才能把兩者結合起來。
打鬧游戲
全世界都曾經對父親特有的一個行為進行過研究——父親喜歡和小男孩打成一團,他們無法控制自己不和孩子打鬧。來自悉尼的顧問保羅·懷特說得更直接:“要想和男孩相處,一定要學會摔跤!”
長久以來,沒人明白這一點,尤其是母親,通常她們費盡心思地讓孩子平靜下來,而父親會再次把他們鼓動起來,打成一團!但是研究發現,孩子在打鬧中所學到的東西對他們以后的成長具有深遠意義,這是他們成為真正的男人所必須經歷的一課:知道怎樣玩得開心,怎樣制造噪聲,甚至怎樣使自己生氣;同時,他們也應該知道什么時候必須結束。對男人來說,順應睪丸激素的生理特性是非常關鍵的一點。如果你是男性,就必須學會如何使它發揮作用。
對男性意義重大的一課: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結束
如果在男孩三四歲的時候,你曾和他打鬧過,那你就知道,開始時,小男孩很高興,但一兩分鐘后,他們就會失去興趣,變得憤怒起來。他們會高高昂起頭,以示抗議,還會緊皺眉頭,(如果你還沒注意到他們的警告信號)開始用肘推擠,用膝撞擊。哎喲!痛呀!
細心的父親會在適當的時候停下來。打住!打住!停!然后,你可以給他上一課——不要大聲吼叫,只需平靜地解釋就可以。
“你的身體是寶貴的(指著他的身體),我的身體也是寶貴的。如果有一方受傷,我們就不能再玩這個游戲了。因此,我們需要制定一些規則——例如不能用肘推擠,也不能用膝撞擊,更不能用拳頭猛擊對方!明白嗎?能做到嗎?”(一個小技巧:最好說,“你能做到嗎”,而不是“你會遵守這些規則嗎”,這樣聽起來更委婉。對于像“你能做到嗎”這樣的問題來說,任何一個小男孩都不會說“不”。)然后你們就可以重新開始打鬧了。小男孩學會了最重要的一個生活技巧,那就是自控力。學會了這一點,我們就不必為他們的無理和興奮擔心,因為這時他們已經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了。對男人來說,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男人通常比自己的妻子或女朋友堅強,因此,他必須知道怎樣才能不失去理智,特別是當他感到憤怒、疲憊或沮喪時。
為了維持婚姻,如果生活中出現問題,妻子應該和丈夫面對面地解決問題,雙方都可以聲嘶力竭地吼叫!這被稱為“真理時間”——讓以往存在的分歧成為過眼云煙的時間。
對于女性而言,她們不適合和男人展開這種誠實、激烈的討論,除非她認為這個男人絕對可靠。她需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自己永遠不會受到攻擊,同時男性也應該明白,他不會傷害她。但是對一些夫婦來說,事情正好相反!
這是真正好男人的衡量標準。真正的男人應該能為自己和自己的行為負責。在男孩和父親打鬧的過程中,他學會了這一點,至少是學會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