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天只放一天假,蘇玉早上和吳小可外婆將家里的棉被拿去重彈。回到家蘇玉趕緊拖地板,擦皮鞋,想勻出時間和吳小可通話。等蘇玉搞清楚,時間到11點半了,沒見吳小可打電話回家,蘇玉打電話過去,好一會,吳小可接電話。蘇玉問他起床沒有?吳小可甕聲甕氣的回答:“還沒起,在床上,正準備起床”。蘇玉好笑:“都11點半了,昨晚你幾點睡覺的”?吳小可說“12點吧”。蘇玉說:“你要起來煮早餐吃了”。吳小可邊和蘇玉通話,邊起床漱口。
? ? 蘇玉問他這周工作如何?說反正都是在做項目。蘇玉說很久沒聽見說部門副總罵你了。吳小可說現在接觸很少,最多是過流程的時候找一下。現在是和下屬單位還有其他兩個領導在一起時間多。下屬單位導師性格好,教人也耐心。部門導師那里他主動做事,幫導師分擔工作,另外一個領導的項目是部門老總管的,工作領導直接看得到。也是自己經過一年,對項目流程有了粗淺的認識,就沒有原來的張惶和無助。
? ? 蘇玉問小可:“現在開會寫紀要摸得到頭腦沒有”?吳小可說:“自己先寫,然后拿去和中介的對,現在感覺基本能一致了”。蘇玉說:“今年總體感覺你工作都比較在線,沒有太多抱怨,積極性很高”。吳小可說:“做項目還是很高興,做內勤自己太崩潰了”。
? ? 蘇玉和吳小可說:“今天聽到新聞,說廣東新冠等級下降了,學校準備全面開學了。”吳小可說:“不過現在出門還是要求提供核酸檢測結果”。
? ? 蘇玉問吳小可和梓旭子近段關系如何?吳小可說:“相處下來,感覺梓旭抗壓能力弱,性格內向,有抑郁的傾向”。蘇玉說:“從你的描述來看,梓旭每年都在考試,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孩子。現在可能是工作不順心,加上想讀書,但是今年語言成績考試又受疫情影響,情緒比較焦慮,你要學會寬慰她”。吳小可說:“我都教她了,可是她就是喜歡逃避,不去積極面對。比如工作不順心,認為領導不好,建議她將這些不開心寫下來,可是她不做。讓她去找心理醫生疏導一下,也不愿意去”。蘇玉說:“梓旭應該是一個很敏感的人,敏感的人確實容易傷到自己和別人。有點像《紅樓夢》里的林黛玉,比較情緒化。她這種性格需要一個年紀比她大5-8歲,事業比較穩定的男孩子會合適些。你現在正在事業初創期,本身工作又忙,對她的關心可能就不到位,她耍小性子就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你自己的感情只有你自己清楚,如果不想相處下去,一定不要過激,免得梓旭受不了出事。如果認為還能相處,就再一起努力。一段健康美好的感情,是能給人帶來愉悅、快樂,催人奮進,而不是悲觀、沮喪、患得患失的”。
? ? ? 吳小可和他外婆、爸爸分別通了電話。外婆交代他如果情緒不好可以去小舅那里散散心。吳小可回答外婆,心情不好,和媽媽通一下話,或者打兩盤游戲心情就恢復了。看來小朋友心態健康,自我調節能力不錯。
? ? ? 孩子的成長,包含工作能力和感情自控能力的成長,吳小可應該是一個比較理智的孩子,蘇玉知道吳小可不愿意接受第一段愛情的失敗,打破期望總是不舒適的。可事實上碰到沒有成功的愛情也不算是壞事,畢竟吻合的齒輪不會突然跑丟一個,不吻合的,也是騰個地方給合適的齒輪而已。如果真的分手,就是徹底推翻自己、推翻曾經愛的那個人,推翻之前忽視的那堵墻,而成長,就在這個階段產生。我們觀念上、行為上甚至是擇偶態度的修正,愛情是一面很好的鏡子,透過有裂縫的鏡子我們可以更好的看到自己本身的樣子。愛情是沒有任何規律可循的,當我們真的碰到了那個同步轉動磨合正好的齒輪,才會發現愛情的美妙之處,互相理解、相關溝通、同步的默契,成長就在這其中發生了。你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了,以及我們自己本來真實的樣子。 當有一天我們從時間延長線上看,甜蜜只是前奏,從甜到苦是必經的過程。直到最后一次 ,當我們嘗過了所有滋味,才能徹底享受甜的真正滋味。希望吳小可能迎來自己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