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回復被拒理由只有一項,App圖標中出現了Swift,Swift是蘋果的注冊商標,不允許出現在圖標上。問題來了,當初我選擇這樣做不是沒有理由的,下面是我開發前參考的已上架的App:
于是我有點不理解,當我再次去App Store搜這些App時,發現《iSwift》不見了,《swift教程》可能因為大小寫的問題還在。還找到一個臺灣開發者的App,圖標和我一樣用到了SWIFT,可能臺灣審核的是另一撥人吧。在美區App Store搜了一圈后,發現他們的版權意識都很好,沒有在圖標上放蘋果的東西。
為了趕WWDC這個熱點,我的app得盡快上架,于是倉促馬虎地修改了下圖標,再次提交。但改得有點不恰當,事后后悔,同時為了以防萬一,把名稱改成《SwiftDict:iOS開發參考》
蘋果回復被拒理由是app名稱中出現了iOS,iOS是蘋果注冊的,不能亂用。這讓我更加疑惑,第一次提交時名稱里也有iOS,為什么當時不指出來?非得第二次才指出這個同性質的問題?這一天浪費得毫無意義。
還提示我怎么合理地在名稱中用他們的東西,for Swift可以,Swift version也可以。這次被拒也是好事,圖標我覺得應該改一下,不然讓人看了不知什么意思,不能沾Swift的光那就不沾,于是圖標名稱都改了最終上架。
這次經歷讓我好好上了一次版權課,以后得多用美區的app做參考。同時發現蘋果審核流程有點奇怪,難道是一個人審核圖標,另一個人審核名稱?分工這么細?還有,不同地區的審核政策有差別,那些圖標中有Swift的app還在App Store里啊。有沒有種大新聞的感覺?
WWDC馬上就要開了,作為iOS初級開發者的投機之作,希望蘋果能多讓我賺幾個六毛九分錢。還希望Swift 3.0的百度指數能超過Swift 1.0,不過應該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