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狀態,通常稱為情緒的一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生活的壓迫給窮人帶來恐懼,一張張代繳的賬單紛沓而至,缺錢使窮人產生恐懼,他只能起的更早,睡的更晚,更加努力,以期能夠擺脫這種無時無刻不圍繞在他身邊的恐懼,他們為了錢而工作而努力。當他們的努力稍見成效,這種壓迫感不在讓他們感到窒息的時候,他們的欲望也開始滋生,想獲得更多或更好,但這種索取卻又讓他們回到恐懼的生活中來,窮人始終難逃這個死循環的怪圈。
恐懼,有時候是自己給自己的
? ? ? ? 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有次跟英國留學回來的哥哥聊起國外是否像國內一樣貧富懸殊,至今記得當時哥哥對我說的話“貧富差距在任何一個稍有實力的國家都是難以避免的事情,窮人永遠無法站在富人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富人無時無刻不在考慮怎么通過窮人的欲望獲利,所以不但無法消除差距,甚至縮小都非常困難。”現在看到《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突然有些理解當時他說的話了,思維,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才產生了兩類截然不同的群體。
思維模式不同
? ? ? ? 窮人像拉車的驢子一樣,它的眼睛里只有胡蘿卜,這種欲望支配著它前進,以期達到目的。當一些人跳脫出固有的思維,眼睛不在停留在眼前的胡蘿卜上時,他才能發現身邊還有其他更多的資源,更多的獲取金錢的途徑,而并非一成不變的盯著眼前的胡蘿卜前進。
? ? ? ? 當你還在抱怨你工作的枯草乏味,抱怨老板和領導沒有識人之能,抱怨薪酬不合規范,想想自己是不是那頭眼里只有蘿卜的驢子。改變一下思維模式,別讓恐懼和欲望支配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