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者
馬丁·塞利格曼,“積極心理學之父”,把心理學研究的重點,從對人的缺陷和不足,轉移到人的優勢和美德上,提倡心理學要為提升大眾的幸福而努力。
關于本書
這本書的結論,來自于塞利格曼30多年,對千百個成人和兒童所做的研究,有著堅實的理論和大量案例作為基礎。這本書詳細闡述了,讓父母、老師及整個教育系統教會兒童習得樂觀技能的方法。
核心內容
如何教給孩子學習樂觀的ABCDE療法。
點擊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掌控行為是樂觀心態的關鍵
孩子從出生起,就在學習掌控行為。掌控行為是學齡前兒童形成樂觀心態的關鍵。這種掌控行為的建立,可以幫他們建立起面對困難不退縮的習慣。到孩子五六歲的時候,發展了一套如何將失敗轉為成功的理論,這個理論體系就是孩子將來能否樂觀的基礎。
【案例】
湯姆是個六歲的小男孩,但是他已經形成了一套悲觀的理論。因為他覺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不如姐姐。湯姆的父親不愿意看到兒子難過,就親自上陣,幫助湯姆做了一個很漂亮的火箭。他試圖將自尊直接附加到孩子身上。這個做法是錯誤的,實際上,這會起反作用。
湯姆父親傳遞出來的信息是,當事情發展到不符合自己希望的時候,你就得放棄讓別人來解救你。這實際上反而是在教湯姆無助。失敗本身不可怕,讓孩子習得性無助才可怕。
當一個小孩沒有獲得掌控能力的時候,將自尊直接加在他身上,反而會降低他的自尊。只有掌控挑戰,克服挫折,才能獲得自尊和愉悅感。所以家長需要使孩子獲得掌控的能力。
二、恰當地批評孩子
孩子聽成人如何批評他們的同時,也在吸取這種批評的方式。當你在批評孩子,甚至在孩子面前批評自己的時候,都要非常注意措辭,不要用永久性的、個人化的、普遍性的原因歸罪孩子。
【案例】
對于捉弄弟弟的10歲小姑娘莉莉,她媽媽是這樣批評她的:莉莉,不準在捉弄弟弟了,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一向都是個好姐姐。你教弟弟玩游戲,還跟他分享玩具,可是今天你對他一點都不友好。動物園對年齡小的孩子可能是個可怕的地方,你這樣嚇他對他一點也沒好處,你知道我是不喜歡這種行為的。莉莉,我要你向弟弟道歉,如果你今天再捉弄他,晚飯后就不準到外面去玩,知道了沒有?這位媽媽的批評方式很理想。
首先,她指出莉莉一向是個好姐姐,今天的不良行為是暫時的,還用實際的例子也就是莉莉會跟弟弟分享玩具,來說明她的問題不是普遍性的,這會幫助莉莉維護自尊心和對之前良好表現的自豪感。同時,她告訴莉莉,必須向弟弟道歉,并且如果繼續搗蛋就會得到相應的懲罰。這位媽媽也沒有把原因歸罪到莉莉的個性上,而是指出莉莉如何做才是正確的行為,避免了莉莉給自己打上頑皮小孩的標簽。
當父母不自覺地用永久性、普遍性、個人化的信息批評時,孩子就開始獲取了自己的悲觀模式。當父母責怪特定的和可以變化的原因時,孩子就開始習得樂觀。所以,當你發現孩子犯錯時,要著重于特定和暫時性的原因,避免責怪孩子的個性和能力。
三、教孩子捕捉思維
捕捉思維,意思是說,當一件不好的事發生你身上之后,第一時間出現在你腦子里的念頭是什么,需要你去把它找出來。想要讓孩子理解這個不是很容易,你可以給她講講偵探福爾摩斯和糊爾摩斯的故事。
【案例】
小女孩的車丟了,糊爾摩斯僅憑腦子里想到的第一個名字,就斷定誰偷了車。但大偵探福爾摩斯不同意笨蛋糊爾摩斯說的,他會列出一張嫌疑犯的名單然后尋找證據來捉賊。最終找到正確答案。
給孩子講完這個故事后,問問孩子,如果自己的腳踏車被偷了的話,是愿意請哪個偵探來幫忙呢?要孩子描述,為什么福爾摩斯的方法更好。讓孩子意識到,福爾摩斯之所以能夠成功破案。
通過這個故事,你要教給孩子,在他感覺最難過的時候,指認出閃過腦海里的那些想法。
四、教孩子反駁自己
【案例】
強尼想跟同學們去露營,他的媽媽不準他去,所以強尼非常生氣,他想:我真恨她!她從來都不讓我開心去玩。但后來強尼想,媽媽上星期還讓他去大冒險游樂場,所以她不是真的從來沒有讓自己開心去玩。接著,看看媽媽不讓自己去露營的理由,強尼回憶起來,布萊恩的爸爸的確有不良的開車記錄,媽媽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媽媽還擔心,海邊沒有電話聯系不方便,去年自己在踢球的時候扭到腳,就沒有及時打電話到家里。好了,想到這里,強尼找到了充分的理由,說明自己之前對媽媽的理解是錯的。
通過這個故事,要讓孩子知道,強尼的做法成功地反駁了自己,改變了自己的悲觀想法。請孩子回憶一下,他生活中的一件不好的事,讓孩子把這件事寫下來,再寫上當時出現這個情況之后,孩子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后來又是怎么做的。這個過程就是在幫助孩子識別他自己的ABC模式。
然后,再讓孩子寫出,反對這個想法的證據,同時再想想,還有沒有對這個問題的其他樂觀的解釋,可以有很多個不同的解釋,也寫下來。到此,你已經帶孩子完成了反駁這個技巧的學習。再遇到相似的事情,及時跟孩子一起記錄,寫下不好的事、想法和做法,然后讓孩子找到證據去反駁自己。
五、教孩子化解災難
【案例】
瑪麗向她最好的朋友凱倫借了一條很漂亮的裙子,去參加一個生日派對。派對上,大家都說這條裙子很好看。但是,不知怎么搞的,瑪麗回家后發現,裙子的袖子和胸前沾滿了奶油,花了很大力氣也沒有洗掉。瑪麗非常害怕告訴凱倫,她覺得凱倫一定會非常生氣。瑪麗應該怎么辦呢?
你可以告訴孩子,當他在不好的事情發生后,需要想到三件事: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是什么;可能發生的最好情況是什么;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什么。想完這三種可能性之后,他就可以為每一種可能性制訂反攻計劃。
比如,最壞情況是大概凱倫會非常生氣,告訴瑪麗不要再做她的好朋友了。解決的辦法是,瑪麗可以用零花錢買一件一模一樣的裙子還給凱倫。
可能發生的最好情況是,大概凱倫一點也不生氣。那么,解決的辦法是向凱倫說對不起,然后可以送她一件自己最喜歡的裙子。
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大概凱倫會有些生氣,會有一陣子不和瑪麗講話。解決的辦法是可以向凱倫道歉,然后對她非常好,經常和她一起玩。
金句
1. 孩子就像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講的話,還吸收你講話的方式。所以,幫助孩子的方法之一是,自己先獲得拒絕悲觀的技能。
2. 讓孩子獨立思考,當他無法前進時,請給予指導,不要給予答案。
3. 一旦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你就不能對他的解決方式過分苛求。
4. 人們對自己講的話,會決定自己的感受。
5. 讓孩子知道,“對自己講話”是完全正常的,并且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