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時候喜歡侍弄一些花花草草,大概是受了其中一個玩伴的緣故,每次到他家去,滿院子花花綠綠,各色花開,不勝喜歡。
諾大的一個院子,靠近圍墻東面的地方,單獨的用籬笆墻圍了起來,籬笆墻里面是一個小花圃,花圃的中間,生長著一棵并不高大的梨樹,四周則生長著月季、芭蕉,小松樹等植物,梨樹下周圍的地面上則擺滿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花盆,青的,紅的,里面栽種著一些盆栽的花草,知名的和一些不知名的。
墻邊,生長著一株旺盛的薔薇花,布滿了半個墻面,粉嘟嘟的一片,還有一株金銀花也不甘落后,爬慢了墻的另一面,那些細長的花朵,白的,還有黃的,點綴在一片綠意之中。
這些都是玩伴的爺爺栽種的,老人家非常細心的呵護著滿院子的花草,日子過得逍遙自在,悠然自得的哼著小曲,陶醉在自己營造的一片小天地之中。
每次看到自己喜歡的花,我都會央求老人家送我一棵,老人家有求必應,看著我是真的喜歡,就每一次都滿足了我的愿望,不久之后,我家的院子里的花草也多了起來。
大概因為不懂的照料的緣故,那些要來的花草日子不長便會慢慢的枯萎掉,剩下的那些,都是比較耐的植物,比如仙人掌、仙人球、仙人指、大頭蘭之類,根本不用照料,自己就能生長很好的那種。
而每次失敗了之后也總不甘心,便跑到玩伴爺爺的家,耐心的向老人家請教,就這樣慢慢的也學到不少種花的經驗,此后,自家的院子也逐漸變得生機盎然起來。
記得有一次和玩伴一起到他家里去玩,而似乎每一次都有一種無形的吸引,我總是不由得跑進那個小花圃,幾日不見之后,看看那些花兒長了多少,開花了沒有,有沒有新鮮的花草出現。
爺爺正彎著腰在給那些花兒澆水,水均勻的灑在葉面上,或許是有了水的滋潤,那些花兒愈加顯得嬌艷欲滴,大大小小的葉子上布滿了一顆顆小銀珠,晶瑩剔透,漂亮極了,爺爺抬起頭來,看到我來,微微一笑,繼續侍弄著他的花草。
在爺爺喝茶用的小桌子上,茶杯旁邊,我一眼瞧見了一只小葫蘆,黃黃的顏色,小巧而又精致,我于是就問爺爺,怎么會有一只小葫蘆啊?
爺爺說,那是別人送他的,我問能不能自己也種一棵啊?爺爺說,當然可以。爺爺這時已經澆完了花,來到小桌子旁邊,放下手中得馬扎,坐了下來。他拿起小葫蘆,搖了搖,只聽見里面有東西嘩啦啦的響,我問,里面是什么呀?爺爺說那是種子,然后又問,你想種嗎?
我點了點頭。爺爺從屋里取出一把刀,把葫蘆頂端的一部分切了下來,然后又取來一根筷子,從切口處放了進去,連續捅了幾下之后,最后把葫蘆倒了起來,輕輕一磕,嘩啦啦的一陣聲響之后,那些長長的如乳白色牙齒般的種子從葫蘆里鉆了出來。爺爺從中拿出幾顆種子,放到了我的手里,我如獲至寶一般,興奮的跑回了家。
地點選好之后,我把葫蘆種了下去,在一個向陽的墻角邊上。
每天的早晨,我都會按時的去給它澆水,每一次澆完水之后,我都要呆上一小會兒,仔細的查看一番,如此,過了大約一個周左右的時間,在一個早晨,終于看到了埋種子的地方,那些土有松動的痕跡,這個發現,讓我興奮不已,第二天的早晨,終于有幾株嫩嫩的葫蘆苗從地上鉆了出來,兩瓣厚厚的葉片,胖乎乎的,如同一雙可愛的小手,分攏開來,葉片的中間的部分,藏著小小的嫩芽,細微可見。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葫蘆苗也正在慢慢的長大,從最初萌發的第一個葉片,到后來又逐漸蔓延到墻面上。
靠近院墻不遠的地方正好生長著一棵碗口粗的洋槐樹,鵝卵型的小葉片,細細密密,布滿了所有的枝杈,顯得秀麗而挺拔,那些蔓藤如同長了眼睛一般,都不約而同的則奔向洋槐樹的方向而來,最后它們一起纏繞著洋槐樹,依靠洋槐樹的幫忙,終于爬到了槐樹前方的牛圈屋頂上。
于是紅色的瓦片,被大大的、毛茸茸的葉片所取代,綠油油的匍匐成一片,微風襲來,葉片也隨著風的節奏一起搖擺,甚為好看。看著日益長大的葫蘆蔓藤,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歡喜。
一天,我在澆水的時候,突然發現了有一些葉片的邊緣有了蟲咬的痕跡,我趕緊進行了一番仔細檢查,原來發生蟲害了,有一些蠕動著的小蟲子伏在葉子上,正在貪婪的吞噬著那些細細嫩嫩的葉片,看著這樣的境況,不免有些心疼,心里很著急,于是就用手一個葉片一個葉片的挨個進行檢查,每看到一個就狠狠的把它們捏扁了,抓了一會之后,就有些力不從心了,密密的葉片太多太多,根本看不過來,而且還有一些生長在比較高的地方,手根本也碰不到,怎么辦?著急之間,突然發現了放在院子里的噴霧器。
隨著細霧均勻的撒在葉面上,果然,幾天之后,那濃濃的葉片又恢復了往日生氣,而葫蘆的蔓藤,猶如淘氣的小生靈,還在四處蔓延,墻面上,洋槐樹干上,還有牛圈的屋頂,都爬滿蔓條兒,它們微微翹起的蔓條兒,還有彎彎的藤須,在風中左右晃動,猶如在不停的擺手,十分招人喜愛。
一段時間之后,某一個清晨,照例來到葫蘆藤前,在一片綠油油的葉片從中,我突然發現了有幾朵白色花朵開放了,這個意外的發現讓我不禁驚喜不已,心想,終于要盼到那些可愛的小葫蘆了,一番查看之后,發現這些花朵并不都是相同的,有的花朵后面有一個毛茸茸的小葫蘆,而有些則沒有,這個發現又讓我有些疑惑不已,這是為什么呢?
于是就帶著疑惑的心情趕緊去詢問父親,父親告訴我,那些不帶小葫蘆的叫做謊花,它們的作用是用來授粉的,否則那些帶有小葫蘆的花也不能結出小葫蘆來的。我一知半解的點點頭,父親看我還是似懂非懂,于是又給我舉了幾個例子,比如家里菜園子里種的絲瓜、冬瓜等等都是這樣的。帶著滿腔的好奇,我跑到了菜園子去觀察匍匐在藤架上的那些絲瓜,還有冬瓜。
在暖融融的晨光當中,陽光傾斜的普照在藤架上,滿眼都是綠油油的一片,在嫩綠,鮮綠,還有一些墨綠的葉子中間,黃色的花朵點綴其中,有幾只嗡嗡的蜜蜂在花間來回穿梭,從一個花朵,然后又到另一個花朵,忙忙碌碌。我悄悄的走近,輕輕地翻動葉片,果如父親所言,起初的那種好奇終于平息。
我更加細致的照顧這幾株葫蘆,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白色的花朵也越來越多,在有些已經凋零的花朵后面,有的小葫蘆也開始逐漸長大,從最初的毛茸茸,到現在略微泛白,表面光滑的半大葫蘆,傾注了一個年少孩子的熱情。
隨著小葫蘆的數量逐漸的多了起來,我也同時養成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天都要站在藤架下面數葫蘆,一個,兩個,三個,…….,有時候還連續的數好幾遍,生怕數錯了,就這樣,每天都是如此的樂此不疲……
秋天終于到來,樹葉的顏色也在悄悄的發生改變著,從綠到黃,然后枯萎,轉瞬間又從枝頭隨風飄落,那株被葫蘆藤附近的洋槐樹也隨著秋的腳步,亦步亦趨,做著最為適宜的調整,而樹下那片匍匐在牛棚房頂上的葫蘆,也不甘落后的效仿著,有些葉子已經開始泛黃,而有的還是一如既往的鮮綠,幾朵零星的白色花朵依然開放,甚至有的花朵后面還帶有毛茸茸的小葫蘆。
我還是每天在數著葫蘆,其中大多已經都成熟了,它們有的掛在空中,隨著風輕輕擺動,也有的斜躺在屋頂的瓦片上,如一群可愛淘氣的小孩子,懶洋洋的曬著秋日的太陽。
當葫蘆藤大部分葉子都枯萎了的時候,該是收獲的時候了,便搬來梯子,爬到了房頂,小心翼翼的采摘那些曾日夜期盼的小葫蘆,一個,兩個,三個……最后采摘的結果,還算頗豐,比對以前數著的數目,一個也不少。摘下來的小葫蘆還是吸引了諸多玩伴艷羨的眼光,他們都紛紛的圍在我的身邊,央求著,想要分一個給他們,心里縱然有些不舍,最后還是滿足了他們的愿望。
在分給小伙伴葫蘆的時候,想起了那個玩伴家的爺爺,那個當初送給我種子的爺爺。我想如果我把親手種的葫蘆送給他,他會有什么反應呢?帶著滿懷的期待,我從中挑出了兩個最好的葫蘆,高高興興的來到了他家。爺爺正坐在院子里,瞇著眼睛曬著太陽,我把兩個葫蘆放到了他的手上,爺爺拿著葫蘆,樂呵呵的,一臉的高興。一股淡淡的喜悅感覺在心里不禁油然而生…….
多少年以后,這段種葫蘆的經歷也隨著成長的歲月被逐漸塵封在了記憶里,深深的埋藏了起來,直到有一天,我讀到了一片關于葫蘆的文字,不經意間重新開啟了我那段兒時的回憶,稍稍梳理之后,把那些已經被歲月沖刷的那些零碎的片段偶爾撿了起來。
誰解兒時癡,至今才回味。
或許,那些發生在過去的再也普通不過的點滴或者片段,多少年以后,當在某一個時刻重新回味,你才會發現,那時的純潔,和不從沾染的世俗之氣的單純快樂,已經遠遠地離去。而今后面臨的生活,似乎更多的是成長的煩惱,還有諸多的無奈和生存的重重壓力。
當兒時葫蘆的影子再次涌現在面前,它不單單是葫蘆了,那些昔日片段在腦海中閃過的時候,心里流淌和涌動的,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向往……
吉泉于200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