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有人走的路》里面第一章介紹的就是自律,作者說的自律包括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于事實、保持平衡。本篇文章就是介紹推遲滿足感。
推遲滿足感,就是不貪圖眼前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并感受痛苦,然后解決問題并享受更大的快樂。
但是很多人卻沒有那一種延遲滿足感的意識,就像我經常提前刷信用卡買單,然后再進行痛苦地還款,每次還款的時候都發誓再也不用信用卡了,卻一次又一次信用破產,當我面對自己心動的東西時,那一種想要擁有的沖動我無法抵抗,只想立即擁有。在那一瞬間我得到了巨大的滿足與快樂但是卻使自己陷入了巨大的財務危機當中。
問題降臨時勢必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盡可能早地面對問題,因為咱把滿足感向后推遲,放棄暫時的安逸或是,程度較輕的痛苦,去體驗程度較大的成果,這才是對待問題的痛和痛苦最明智的辦法,現在承受痛苦,將來就可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現在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會長。
當問題降臨的時候就立即解決它,而不是去堆積問題,有的時候堆積問題還會在一個時間里面全面爆發,各種麻煩,事情接二連三找上門來,令人,焦頭爛額,所以為了以后的幸福,現在就把問題解決。
再一次用我的信用卡舉例吧,刷了大額的信用卡卻能力一次性還完,就只能選擇分期,然后分期的這部分賬單又對我下一個月的生活照成了壓力,下一個月我又有一些其他的花費只能刷信用卡……周而復始,信用卡賬單越堆越多。
有的時候我們卻做不到這樣,問題越大,越不想去做,就放任不管,但是這樣做問題會消失嗎?問題不會憑空消失,會對我們產生無形的影響,它就像一座山一樣,站在那里,我們心中的空間都變得狹窄。每次碰到相似的問題就往山上面一扔,于是一座繞不去的大山就這樣形成了。這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
要想“愚公移山”般移開,其實也不難,那也是一座很容易瓦解的山,當你勇敢地面對它時,突破自己的心理防線,開始解開心結嘗試去解決問題時,就會發現好像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幫你解決它。愚公移山故事中,那兩座大山王屋山和太行山不也是被天神移走了嗎?
我以前很不喜歡記賬,我覺得這是多此一舉沒有必要的事情,我覺得我能夠記住我花了多少錢,能控制自己花錢的數目和去向,但在擁有信用卡之后,我發現我錯了。但是我仍然不喜歡記賬,我恐懼著這件事情,把我花的每一筆記下來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殘忍的事情,上面都寫滿了我的沖動和盲目。
你越恐懼的事情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我可能已經意識到了記賬的巨大效果,所以我想保持現狀,不想改變就會潛意識里面去抗拒記賬這件事情。這本書給了我一種勇氣,我采用了記賬的方式,到目前為止結果還不錯,有一些想買卻不太需要的東西由于記賬的緣故被舍棄。
嘗試去推遲滿足感吧,做一些小小的改變,想信你的行為能夠給你帶來好的結果。時間能夠看到一切。時常反思自己的行為,對于問題我們就要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