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上學期開始接觸經濟學,大二下學期次開始讀過幾本關于經濟學方面的書,比如《釣魚島背后的貨幣戰爭》,《人民幣崛起》,看的很是帶勁。都完了之后,有一種感覺,那種感覺是,看完后有一種莫名的自我感動,“哇!我有都玩了一本書哎~”。自我感覺良好,自我感覺收獲很多,但是,如果進一步談論我到底是收獲了什么的時候呢,卻又啞口無言。前天,也就是周五的時候,辦公室里的濤哥下班前,在辦公室里突然說,咱們現在的房價飆升,當前的中國經濟和90年代日本的經濟有什么區別,為什么當時日本通貨膨脹,日本的房價不漲反而是跌落的。
辦公室里沒有一個人能給出合理的解釋,這個時候我突然感到我對這方面有點熟悉,畢竟我是看過相關書籍的人,對這些內容還是有一些涉獵的。但是,卻發現,自己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說,從何而說。細細想來,自己從前只是一味地引入,而且呢,還是粗略的引入,從來沒有認認真真地去思考這些問題。這次辦公室討論,我沒有說話,只是在那里默默地聽。 實際上,這種某一領域的討論,我都只是淺層次的了解,當再談論的深一點兒的時候,我是真的沒有什么底了,我發現別人對某些事物總是有一些獨特的看法,而我,正好缺乏這一些東西,缺乏思考。這樣下去真的很危險,未來的社會,是需要有想法的人,愛思考的人,我現在只是處于小白狀態,只不過是行動上勤快,腦子上卻是相對懶惰了,這樣的人的前途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未來的路是走不遠的。
周五中午該吃飯的時候,我和濤哥一起去吃飯,我跟他說,他給我的那一張表我看不懂,看一會兒就要睡著了。于是,他非常熱情并且很耐心的跟我從別的角度講。看表應該帶著一些目的,比如看公司簡介的時候,你看到上面的公司占地面積以及投入成本,你要聯想一下這么大的面積應該每年收入多少,要達到什么水平才會盈利,才會帶動當地的發展。另外也要去了解一下這些公司的背景,他們的主營方向是什么,這些項目都是今年才開始審批的,估計等我畢業的時候剛剛開始投產,這些都是大企業,我也應該從個人角度來考慮,我想就業,但是我要從事什么樣的崗位,我想干什么。 從打的角度來看這些項目,青島開發區今年一年是34個5000萬以上的項目,看著很厲害,但是如果看一下上海杭州等地方,他們一年的項目可能是300個還要多,一個地區的項目數量hi有項目規模代表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仔細想想也是,我的老家平邑,今年只是聽說了一個京東云的大項目。
有點扯遠了,回到學校后,我就上網搜索了一下美國經濟危機和日本經濟危機方面的知識,雖然有點淺,但也算是我個人的輸出吧。
美國的金融危機主要是因為次貸危機,當時美國經濟一片繁榮,美國經濟增長,所以房價也處于上漲階段。許多人開始去銀行貸款買房,但是剛開始銀行貸款方面還是比較嚴格的,能貸款的幾乎都是有工作的穩定的人群。買房子在銀行貸款買房,銀行把買房者的欠條經過打包變換成三種不同風險的基金賣給投資者。這樣,買房子的人有房子住,銀行把欠條轉賣給了投資者,銀行獲得了資金,投資者也獲得了產品。因為當時房價是處于上升階段的,大家都不擔心自己手頭的資產會貶值,買房者每個月固定還款,投資者可以看到自己的收益,倘若買房者還不起貸款了,銀行便可以把房子賣掉,以此保證投資者的利益。因為當時貸款的人都是一些信用較好額人,所以這種產品的風險相對來說還是比較低的。
后來,許多人都已經有房子了,買房子的人越來越少,這總可以賺取大量資金的產品也變少了,于是,一些小銀行看到這樣非常有利可圖,而且看到不斷上漲的房價,竟然開始向一些沒有固定收入的人進行放貸。因為,他們覺得,窮人即使還不起貸款,我也可以把房子賣掉。于是,許多中小銀行降低了貸款的標準,把銀行信譽低的人的欠條繼續打包賣給了投資者,從而把這風險轉移給了投資者。 結果可想而知,窮人們真的就是還不起貸款了,而且這些人很多。如果只是個別的人還不起的話,銀行可以在當時上漲 房價行情下以較好的價格賣掉房屋,但是,如果突然出現一大批二手房待賣,造成供大于求,房價就會下跌,從而引起市場恐慌,市場一旦恐慌,許多人們都開始拋售房屋,造成惡性循環,房價越來越低。窮人們因為開始還不起了,所以不還款了,把房子給了銀行,結果大量二手房待售使得房價下跌,原本可以還得起房貸的人看到下跌的房價,原本是30萬的房屋,現在到了10萬,于是有錢人也不愿意還款,而是把房子給了銀行,所以導致銀行手中房子積壓,貸款人不還款,房子賣不出去,資金鏈斷裂。最終銀行和投資方破產,引發金融危機。
而日本的金融危機,是在美國與法國,英國,日本,西德四個國家簽訂了《廣場協議》之后,慢慢爆發的。當時,美元作為世界流通貨幣,作為其他國家的外幣儲備,美國大量資金外流,美國買入的貨物多于賣出的貨物,也就造成了貿易逆差,為了挽救美國的制造業,美國與四國簽約,讓美元貶值,也就使得其他國家的貨物進入美國的價格會抬高,產品在國內賺的錢購買力下降。當時300日元可以換100美元,廣場協議后,70日元就可以換100美元,日元升值。這樣如果在日本做生意,賺了一少部分日元,就可以換更多的美元,而日本出口獲得的錢回國后只能換一丁點的日元,也就導致日本出口受挫,并且大量資金流入日本。日本外匯儲備一下子增多。當時日本國內產品出口不利,只能在國內出售,為了鼓勵國內人口消費,政府開始降息,鼓勵資金在市場流通。因此,日本流通的貨幣越來越多,經濟增長量上升,物價也隨之上升,所以房價也會上升,這時候就出現了一些國內外的炒房團,房價越來越高,最后到了一種夸張的地步。這時候,勞動成本必須得跟上去,才能滿足這種經濟的增長,不然誰都買不起房子。國外投資者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在這樣繼續下去,成本越來越高,就賺不到那么多錢了,于是把賺取的日元換成了大量的美元撤出了日本,日本許多公司關閉,失業率隨之上升,日本人沒有了固定收入,無法償還貸款,面對無法償還的高額的貸款,許多人開始賣房屋,同樣也造成了樓市的恐慌,房價下跌幅度很大,銀行貸出去的款收不回,最后銀行倒閉。房地產泡沫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