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在前面的話
前幾天永錫老師演講的時候,談到自己剛走出抑郁癥,表情平靜。
演講的最后,分享了一首詩,相比演講的內容,他的平靜和這首詩更讓我印象深刻。
幸福,行動
我們自稱為幸福行動家
我們堅持信念及價值觀
走過生命幽谷
走過沒有地圖的路徑
我們是一棵自己走路的樹
一片森林
回想起2015Q1的時候寫了一篇流水賬總結,投稿給褪墨和小強老師,被發表出來,當時激動的心情,在不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很快平復下來。那篇流水賬里提到了很多的工具,自己當時也蠻得意工具控的狀態。后來這半年的時間,自己像一個背著巨大的包裹在往森林深處徒步的旅者,自以為充實而快樂,不過等突然回頭的時候,發現背后的沉重,以及一路的撿拾,一路的丟失。
年中Q2的時候,梳理過一次,告訴自己,對于未來,我想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現已臨冬,年度計劃中的Q3總結還遲遲未能推進,于是打算結合近期關于工具的一些思考,簡單回顧總結一下。
自己實踐時間管理,或者說后來延伸出的行動、目標、資料等一些小的管理系統,已有2年的時間。偶爾回頭看這2年的一個個腳印和感悟的點滴。因為安全感缺失和焦慮的情緒,從最開始嘗試使用各種軟件和工具,去管理自己混成一團的工作和生活,到后來建立起跑步、晨起、周回顧等習慣,開始能高效高質的完成很多事情。整個人的狀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以前那個有很多不足卻不知如何改變,渾身散發著抑郁氣息的人,逐漸打開自己,變得平和從容,在這座人來人往的城市,有勇氣去面對真實的自己,去為想要的未來努力奮斗。倏忽一念,恍若隔世。
然后到2年后的現在,這幾個月明顯意識到工作和生活遭遇了瓶頸:沒有辦法從更高的格局看待現在的問題,很容易陷入瑣碎事項執行的單向胡同,收獲很多感悟很多卻不能讓行動形成合力快速提升,等等。
拋開這些不明確的問題,拿今年的年度計劃執行情況來看,遇到幾個典型的問題:
1、習慣養成:早晨未能連續堅持6點起床;
2、閱讀寫作:一年閱讀24本書,截止10月完成率剛50%;
3、理財投資:對外非規劃性支出較多,僅完成80%的階段目標。
自己也想了一些解決方案,比如粗暴執行鬧鐘提醒,每周回顧檢視進度,減少非固定支出等,但發現只是治標不治本,并未能從根本上發現根源,解決問題。
二、我是誰?工具控的角色轉變
累不是目的,忙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
犯錯沒有關系,層次低沒有關系,容易波動沒有關系,對于我來說,這些都是必要經歷的過程,無法逃避開。逐步有意識覺察到自己的問題,并持續行動改進,才是應有的態度。
接受了問題,接受了不完美,就可以平心靜氣去思考自己。
1、我是誰?
一個人都可以有很多的標簽,標簽往往會束縛住自己,不過在超越這個階段之前,還是能帶來一定的正向指引作用。
針對目前在工具方面遇到的問題,給自己貼一個標簽:我是一個平時喜歡電子產品,工作日一天面對電腦超過10個小時,外出隨身攜帶手機和ipad,在帝都奮斗的90后。
2、我的原則和目標是什么?
重新梳理我的原則:
①工作-高效率,慢生活。工作是更好生活的途徑,追求心如止水的狀態。
②個人-活在當下,持續成長,追求幸福。
長期的目標: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①自由且富足-自由需要全面的自律,富足需要工作和自我價值實現,并進行良好的理財規劃和資產管理。
②輕簡化的狀態。
3、如何解決目前的問題?
這半年多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積累,結合前段時間的幾個契機,數量已經逐步積累到引起質變的程度,然后變化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了,到現在為止,核心的問題已經在逐步解決中。
回過頭來總結這段時間的經驗,發現這次開悟的過程有幾個重要經驗:
①日常一點一點的習慣和回顧積累:每天早晨寫晨間日記,晚間回顧當天任務完成情況并安排第二天的計劃,每周日進行周回顧,堅持運動。正是這些日常的積累,從無意識到有意識,讓自己逐漸提升,遭遇瓶頸。 也考慮清楚:對自己來說,時間管理的目的,不再是做更多的事情,而是做正確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確。
②8月起學習易仁永澄老師博客文章:因為網絡上個人成長和自我管理的經驗大多是個人紀錄,成系統體系的分享相對較少,很早之前聽過一些山東老鄉永澄老師的多貝公開課,加上7月份看了不少他的博客,收獲頗豐。于是計劃8月份起開始每天學習一篇他博客的文章,共計216篇,需要持續7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獎勵是羅技380藍牙鍵盤。到今天共堅持了103天,對于博客內容的理解,也從剛開始的一知半解,到現在能夠越來越清晰的看到一條規范化的脈絡。吸收并在自己的個人管理系統中實踐。希望接下來的100多天,能夠有更多的收獲,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個人管理系統。
③學習社群家活動的網絡課程:收獲最大的是永錫老師和小強老師的分享。前者文章開始提到過,對于小強,算是自己學習個人管理的入門老師,所以對他也更加熟悉。他說的做事靠系統,對我最初期的學習和實踐有很大的指引性幫助。這次工具控角色轉折開悟的契機,也是從他這次分享的內容中直接帶來的。
以前的自己陷入一個思維的誤區,或者說層次較低的狀態:專注于執行和任務完成,結果是自己的領域都得以全面的分類,收集、執行的認真,也踏實的回顧,不過一個很大的黑洞是,并沒有形成合力-即集中或主題形式的價值輸出,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分析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完美主義的心理,希望做到面面俱到,成為所有事情都完美狀態的一個人。這樣的價值取向,很容易把自己圍困在許許多多的小事項中,一直在忙忙忙,很充實,卻走在方向有問題的道路上。
人生來是不完美的,我需要接受并臣服于這一點。
如果回過頭看我的個人管理系統,或者說目前核心的行動管理系統,是從小強老師的《小強升職記》、博客、分享開始一步步建立的。行動管理的軟件,也從開始Android客戶端的大量嘗試,最后受他和毒龍大神的影響,落腳于Omnifocus,然后就是參考Oceangirl的分享,開始長期無意識的實踐。說是無意識的實踐,因為自己一直專注于執行,也就是工作金字塔原理的職業化層級,重心放到下一步行動的日計劃完成上面。這個期間,自己去做年度計劃,周回顧,執行力獲得了很大的提升,也養成了一些收益很大的習慣。不過一方面自己的Workflow一直沒有形成合力,另外工具方面因為平時極少用到Mac端的Omnifocus,自己雖然建立了基于Iphone和ipad的工作流,在做每日規劃和周回顧的時候,總會不得心應手,因為這個心結,期間也考慮換過其他GTD軟件,因為各種原因最后很快又回到Omnifocus。
而這次社群家活動,小強老師分享的最后,提到自己目前不在用老付推薦的Omnifocus,改用滴答清單。當時目瞪口呆的自己,在對比高手的境界時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太過于依賴工具,陷入了工具使用的誤區,我的完美主義拖住了我往更高層次的格局轉變的步伐,導致未能把行動形成合力。低層次的認知,使我一直局限在永澄老師道術器三個層級中的器的層級。
解鈴還須系鈴人,特別是我這種領悟比較后知后覺的人,有了小強老師的分享這個開悟的契機,逐漸改變了認知,開始有意識的轉變重心,更加關注項目和職責范圍。后面這一個月的嘗試,明顯感覺效率還有格局都提升了很多,開始用一個新的眼光,更開放的心態,來看待工作和生活。
4、關于工具的思考。
①人生8大的領域:
網上有很多關于領域的劃分方法,我自己的領域劃分忘記最早從哪借鑒的,最后根據自己需求優化后,形成了目前比較穩定的7個領域:工作事業、素質心智、理財投資、身體健康、家庭生活、人脈社交、興趣休閑。包括印象筆記、Doit等的內容分類,大都是依照這7個領域來進行安排的。目前的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事業、素質心智和身體健康方面。理財投資和人脈社交是16年計劃重點加強的領域。
②對工具的關系:從依賴,到有些束縛,到逐漸擺脫。因為自己一直標榜的工具控的角色,對工具一直有一種依賴,發現這種依賴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如何盡快避開,后來明白自己根本避不開,處理與工具的關系,是建立個人系統一個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比較合理的方式,是初期通過學習別人的經驗,快速積累,盡早度過這個階段。
前期對工具依賴的越多,后期會受到越多的限制,也就愈發需要早日擺脫。App控的激勵是最初級的一步,通過內心動力來激勵自我,去堅持投入和行動,是我的下一步方向。拿自己來說,最開始迷戀的Omnifocus和現在在使用的Doit,其實我還是對Omnifocus更有感情一些,不過這并不妨礙我脫離它的限制,或者說脫突破自己對自己的限制,脫離工具的束縛,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高效率和更快速的進步。
③工具的角色:從深度,到困惑,到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工具的地位,或者說角色,也從之前的深度依賴,經歷困惑的過程,逐漸擺脫。目前的狀態是,依舊喜歡研究有意思的app和提升生產力的工具(比如萬用手冊,比如Macbook)。不過逐漸把專注力放到自己而非工具身上,追求的是工作生活的平衡,和內心心如止水的狀態。還在路上,還需加強修煉。
④自我管理系統現狀:
最近愈發覺察到精力有限,不能始終專注多項事情,特別想在某個領域做到精深的時候,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能量。但凡身邊的Role Model,無不如此,在某個領域做到牛逼之后,自有系統和流程,心智水平提升很快且堅持有價值的輸出。優秀的人有優秀的習慣,做其他事也都表現的很優秀。
學習實踐個人管理有2年的時間,目前還處于一個初級向中級進階的階段。行動系統剛有點弄明白,知識管理和目標管理以及其他管理還比較初階的階段,不過有了行動管理系統的經驗,先抄后超再擴大,相信其他的系統建立起來會高效很多。
三、后記Q3本來打算重新梳理一下個人管理系統,后來發現工程量太大,而且出發點是流水賬,并不一定能寫出多少有干貨的內容。拖延了一個多月,最后這篇文章的思維導圖框架就簡單的描述了一下自己這次工具控角色轉變的過程,希望以后有時間,能慢慢把的學習和成長歷程寫出來,更好的去分享學習。
分享最近看的電影《伸冤人》里面的2句臺詞:
1、人生最重要的兩天,是出生那天和發現人生目標的那天-馬克吐溫;
2、progress not perfection 追求進步,不求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