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結構化面試試題:請你解釋一下“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
參考答案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指教師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后,學生是否能學好,還要靠自身的努力。這句話原本是用來強調學生在學習時的能動因素在成功中的關鍵作用的,如今卻被一些教師拿來做推卸責任的擋箭牌,每當學生成績滑坡或品德不良時,他們便認為這與自己沒有關系。首先,學生的“個人修行”也須有個前提條件——“師父領進門”。要想把學生真正“領進門”,教師首先得“進門”。倘若當老師對于所教學科知識尚不能精通,自己尚站在知識大門的外邊,又怎么可能把學生“領進門”呢?不能“深入”,焉能“淺出”?不能“居高”,豈能“臨下”?倘若一個教師僅僅是知道知識的皮毛,課堂上最多只能是照本宣科,只有“招架之功”,并無“還手之力”,這樣的“師父”根本沒有資格去教別人。
其次,教師要具備將學生領進門的本領。有的教師寒窗苦讀、博覽群書,可說是滿腹經綸。但在學生面前卻口齒木訥,所學所想、所感所悟,難以言表。因此,教師要提高教學技能,掌握將學生領進知識大門的教學藝術和科學方法。
再次,“師父”將“徒弟”“領進門”后,還要授以“修行”的方法。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即“授人以漁”,會使學生在學習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師父領進門”其實是很不易的。倘使真正地做到了這一點,那么“修行”便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2:結構化面試題目:現在的小學課本難度很大,很多孩子學起來很吃力。因此,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應該在幼兒園多學一些知識,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階段知識,這樣就不用擔心孩子到了小學跟不上。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家長的這種想法折射出目前普遍存在的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從情感角度講,家長想讓幼兒提前掌握小學課本知識的良苦用心可以理解。但是,從教育科學性角度看,這種做法違背了幼兒生長規律,刻意地拔苗助長,反倒會適得其反。
產生這一問題最根本原因是目前應試教育制度造成的教育目標功利化。日益激烈的學習競爭環境也造成了家長的教育功利心偏重,并由此產生了功利化的幼兒培養觀。這種不顧幼兒身心健康,片面追求課本知識的教育觀念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百害而無一利。一方面,幼兒時期屬于特殊的生長時期,身心發育尚未成熟,長時間的緊張學習容易讓幼兒產生厭學、畏懼、自卑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差異性很大。幼兒教育側重能力和智力的培養,不是字數和算數的提升。
因此,只有國家、教師、家長三方協力合作,轉變觀念,才能真正杜絕這種現象的蔓延:
首先,國家要努力扭轉教育環境,轉變教育制度,讓孩子從“應試”的藩籬中解放出來。因此,我們必須加快教育制度改革的步伐,從體制上杜絕以分數論成敗的功利觀。
其次,幼兒園教師要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教師應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理念,以全面提升幼兒綜合素質為主要目標,遵循幼兒自身成長發展規律,在學前教育階段應主要以提高兒童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主。
最后,家長應轉變教育培養觀念。明確幼兒的智力標準和能力標準的設定,真正了解什么樣的孩子才是、出色的孩子,而不是以單一的分數或掌握多少字數論英雄。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3:結構化面試試題:你上課走進教室時,發現黑板上有一幅惡搞你的漫畫。對此,你怎么辦?
參考答案
這幅漫畫,一方面可能是學生的調皮之作,另一方面可能是學生表達個人情感的一種方式。雖然是惡搞之作,我也會懷著包容之心來解決此事。
首先,我會將計就計,冷靜地走上講臺,和往常一樣與學生問好。之后端詳畫作,托腮思考,繼而進行畫評:“這幅畫對老師的某些特點描繪的非常形象,說明作者有著非凡的觀察力。但是,一幅好的作品不僅形似,還要做到神似,這樣才能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力。所以,我希望這位同學能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體會到這一點,醞釀成熟后再給老師作畫一幅。”以這種帶有玩笑色彩的話與學生互動,拉近彼此的距離。
其次,建立起師生間的親密關系后,我會嘗試著詢問:“這幅畫是哪位潛力股的大作?”作畫的同學對我坦白承認后,我會對其進行鼓勵,征求其意見后,擦掉黑板,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最后,下課后我會找作畫的學生談話,了解他作畫的初衷。如果是為發泄心中的不滿情緒,我會對其做思想工作,同時對個人行為表達歉意。另外,也會明確地告訴學生,有事可以及時與老師溝通,有問題我們共同解決,如果是開玩笑,也不建議是這種方式,可以直接把漫畫交給老師,我們還可以共同切磋。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會特別注意細節問題,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時,也要注重樹立教師。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4:結構化面試試題:教師應遵守哪些職業道德規范?
參考答案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包括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和終身學習。
愛國守法是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教師要以身作則,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為學生做出示范和榜樣。
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教師應有“鞠躬盡瘁”的決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熱情,不斷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關愛學生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應時刻關注學生,善于發現其“閃光點”,采取發展性評價方式,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教書育人是教師天職和道德核心。這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人的要求,教師不僅應給予更多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全人”。
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學生的向師性與教師的示范性,要求教師時時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維護教師職業道德。
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這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在學習中博覽群書,厚積薄發,成為學生學習的“源頭水”。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三愛兩人一終身”方顯教師本色,也會時刻用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來鞭策自己,精心培育桃李滿園春。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5:結構化面試題目:在你們班里有一個家境貧寒的學生被其他學生誤解為小偷,說他偷了其他同學的東西,你作為班主任,該怎么辦?
參考答案
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容不得半點污漬的沾染,孩子的心靈是美好的,無論出身什么家庭,他們都性本善。本著我對孩子們的信任,會合理地處理此事。即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又不破壞班級的團結。
首先,我會告知學生們,在未查明真相之前,請大家不要輕易懷疑任何一名同學。物品找不到可能是失主忘記了保存位置或散落他處,請大家尊重客觀事實。
其次,我會與被懷疑同學進行談話。先讓該生放松心理,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信任,通過小心引導得出實情。如果丟失物品是該生所拿,我會讓他把物品交給我,由我來交給失主,并告訴他,我會為他保密。
將失物歸還后,與該生一起勤工儉學,用勞動所得買自己喜歡的物品。通過這個過程對該生進行德育教育。如果不是該生拿走了丟失物品,我會和大家一起尋找失物,找到后及時歸還失主。
再次,利用晨會、自習時間進行全體同學思想教育。告誡同學遇到任何事情要沉著冷靜去面對,不能胡亂猜測和指責,更不能歧視和侮辱他人。并叮囑借用他人物品,要及時歸還。
最后,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要誠實守信,要正確對待同學關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學會寬容、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6:結構化面試題目:你是一位新班主任,在開班會時,借鑒了其他有經驗的班主任的組織方式,但是發現效果并不好。出現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
參考答案
班會不但能增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了解,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而且能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實踐能力。作為新班主任,由于經驗不足,借鑒老同事的班會組織經驗時沒有考慮到班級的實際情況,使得班會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我會積極分析原因,選擇合適的時間再次召開班級會議。
首先,在班會結束之后召開班干部會議,一起探討本次班會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班干部多了解班級情況,以及學生們對班級建設、管理方面的意見。
其次,總結經驗,制定新的班會計劃。這次計劃一定要立足本班實際情況,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確定主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代表發言、集體討論、辯論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開展,旨在培養學生認知能力、實踐能力、溝通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質及個性,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最后,選擇恰當的時間再次召開主題班會。在班會組織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讓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相信通過這次的班會一定可以加深同學們和我之間的了解,并且幫助學生樹立班級主人翁的意識,從而形成更加積極融洽的班級氛圍。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7:結構化面試題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請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對于學習知識而言,知道怎么去學的人比不上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及以此為樂的人。孔子的這句話,說明了學習的三種境界——“知”“好”“樂”,更強調了興趣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愉快的體驗。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學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中的重要作用。這就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其將這種興趣內化為不斷開拓進取的驅動力,最大化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想達到這一目標,我認為,可以從“培養”和“強化”兩個方面著手。前者,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地設計課程,從學生接受的角度出發,適時引導,巧妙設問,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探索的積極性,從而激發其潛在的學習興趣;后者則是在學生已有興趣的基礎上,通過鼓勵、拔高等方式,不斷強化學生對自己的心理認同感,避免出現“三分鐘熱度”的情況。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學習活動,并收獲較好的學習效果。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8:結構化面試題目:請問你是怎樣看待“教師要衣著得體,不穿奇裝異服進課堂”這個規定的?
參考答案
教師作為傳播文明的使者,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教師的著裝在學生的視野之下,自然而然也影響著學生。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第五條中有關于為人師表的規定: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我認為這一規定的設立是十分有必要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穿著觀念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千篇一律的著裝方式已有所厭倦。一個人有選擇自己著裝的權利,但教師由于其職業特殊性,在面對學生時應該著裝得體。如果教師穿奇裝異服,無疑會對學生的穿著觀念帶來沖擊。“己身不正,焉能正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所以,教育部要求教師衣著得體,不穿奇裝異服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當然,穿著得體不一定是千篇一律。教師可以有自己的穿衣風格,這無可厚非,但也應該做到衣著“忌臟、忌露、忌透、忌短、忌緊、忌異”。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形成正確的穿衣觀念和審美標準。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9:結構化面試題目:有些學校在計算班級成績時,不把那些分數特別低的同學納入統計名單,甚至有些老師還讓這些同學的父母帶他們去醫院測智商。對學校的做法和教師的行為,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學校不把分數特別低的同學納入統計名單,部分教師讓家長帶學生去醫院測智商的做法更是對學生人格的侮辱,會給學生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成長。
當前,很多學校過分關注學生的成績,學生學習成績的高低成為學校、家長以及社會評價他們成敗得失的標準。在唯分數論的大背景下,一些學校為了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生源,所以不把分數低的學生納入統計名單。這種行為一方面有違教育的宗旨,另一方面也傷害了成績落后學生的自尊心,會導致青少年產生強烈的挫敗感,不僅在學習上失去信心,也會對學校生活失去興趣,甚至會讓學生產生輕生的念頭。
而有些老師的行為更為過分,讓這些同學的父母帶他們去醫院測智商,嚴重違背了教師的基本職業素養,這一行為是必須受到譴責的。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學校、教師、家長三方應該共同努力,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豐富的土壤。首先,要做好教書與育人的工作,學校必須進行教育改革,除了教出成績的學生外,還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輔導,培育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其次,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踐行“身正為師,學高為范”,展現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時對學生的評價要多元化,更不能貶低和辱罵孩子。最后,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多和孩子進行思想上的交流,給孩子更多的鼓勵,給孩子創造健康、溫馨的成長環境。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10:結構化面試題:為方便今后學生參加學校和班級組織的集體活動,學校要求全體入學新生定制校服。你所負責的班級中,一位學生因家長拒絕繳費而無法定制校服。作為班主任,你怎么處理這件事情?
參考答案:
家長是學生培養、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我會與學生及家長進行溝通,向家長了解其拒絕繳費原因的同時,闡明學生定制校服的積極意義,以得到家長的配合。首先,從孩子發展的角度出發勸說家長。向家長說明,學校定制校服的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參加集體活動,表現良好的學校風貌與學生風貌。倘若因未穿校服而影響了孩子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勢必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心理影響,不利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次,從學校管理的角度出發勸說家長。向家長說明,我校在校服定制方面嚴格依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絕不會違反法律法規,定制質次價高的校服,請家長對這一點放心。
再次,在生活上與家長攜手合作。詢問家長是否因為家庭經濟原因而不想給孩子定制校服,如果情況屬實,在爭得家長同意的前提下,我會建議家長向學校申請一定的經濟援助或減免相關費用等優惠政策。讓家長得到學校幫助的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最后,對家長表示感謝,并向家長明確:隨時可就某一問題與我進行溝通,我會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大家解決問題。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