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攤”
之前媛媛和我說,一提到“美食攤”這個詞,腦海里出現的都是那天突然的大雨,要站在凳子上拉住棚子,怕被風吹跑;全身濕透
其實,我也一樣
每提起這個詞,我就會想起去年的XXXX大會,因為一些狀況,我們臨時接到任務負責美食攤;
想起姍姍、媛媛、菲菲、曼曼、梅梅~在疾風驟雨又黑漆嘛唔的晚上,四處迷路找車等命令,而后又馬上投入清點的工作當中;想起我們拉著棚子,菲菲就著大雨吃完了一碗粉;想起思敏磨出泡的腳;想起大家白天黑成炭的臉、手臂,和淋成落湯雞的晚上。
想起這個詞,就有這么多難堪又抱歉的回憶。
于我而言,又何嘗不是一場惡夢。
當時,累極。
也問:為什么?
我的回答是,我們做每件事力爭“有所得”,而這件事是不是就提醒了我們,一件事在事前如果出現了問題,我們失去了議價的資本,事中和事后其實需要花更多的成本(包括人力的成本)去補救,但收效甚微。今天的漏洞就教我們,事前的未雨綢繆,以及事情的跟進有多么重要。還有就是,即便是如此糟糕的狀況,無法爭取更多的利益。我們仍然可以想辦法,為公司一點點的止損。
話說回來,“美食攤”的回憶再壞,也有讓我覺得特別溫暖的部分,那些壞的記憶的反面,就是大家為一項任務愿意付出艱辛、團結、不斷想辦法,眾志成城的那種溫暖。
記得當時這些情況,很艱難的部分是需要面對更多的質疑。我說,累計經驗,下次舉辦這種大型活動就用的上了呀。對方很鄙夷的回:哼,還有下次?
這不
“下次”又來了。世間的不可能,就是那么多。
今年的XXX會我們和X部門聯合分配任務到“美食攤”,不是臨時的,是從頭到尾。
巧不巧?
這會不會是冥冥之中給我們的一個機會,
如果我們不再分配到這樣的任務,那“美食攤”這個詞就永遠留在回憶里,打上了“可怕”的標簽。
現在我們有機會重新修訂這個詞在我們記憶中的印象,讓我們重新定義它。
大家都喜歡英雄的故事
我更喜歡與你一起戰勝自己的故事
傷疤結痂會長出翅膀,這樣的故事越多
你就更有可能擁有自由飛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