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口語,就這幾個建議

#G哥學英語傳23#,這是我要寫的一個系列。基本上是一些學習英語的方法論和經歷,希望能幫到你。

(G哥2016年5月攝于上海泰晤士小鎮)


文/G哥

上一篇是講應試教育對口語的影響的:都到了大學,這口語,得感謝應試教育?今天這邊如約而至,給從應試教育里出來,并沒有學過什么口語的伙伴的一些建議:

001 刻意練習自己的語音。

因為應試教育里,極少糾正和訓練你的語音,大多數伙伴會有標志性的中式口音。

G哥也見過發音還不錯的,也大多是個人天賦,加努力的結果,還有,就是他們的父母很重視口語能力的培養。

G哥在多個城市教過,深刻感受到各地學生的語音因受地域因素所帶來的影響,貴陽學生的發音難在舌頭轉不過來,長沙學生發音難在卷舌音和克服帶長沙方言的語調,上海的學生整體發音不錯,說英語比較隨意,但是元音不夠飽滿......

總之,各種發音的問題層出不窮,原因只有一個,缺乏刻意的練習,一些人在發音過程中就是那么幾個音發不好,但是就一直存在著,或許他們自己沒意識到。

其實,這幾個發音完全可以經過刻意的,有針對性地練習解決掉。解決完這些bug后,你的英語檔次一定提升不少!

所以,口語學習者,尤其是初學者得清楚地知道,凡是不以刻意提升語音為目的的“開口”,都是騙自己。

002 多接觸簡單的口語材料,反復運用。

這在前面也講過。記住,知道的不用太多,但是要能夠把“不多的知道”用到正確和熟練。語言,就是一種邏輯。先用簡單的東西把邏輯反復理順。

記得大學的時候,在英語角遇到的一位英語專業的學長,現在已經沒有了聯系,但是他的一句話對我影響特別大。

那是在大一的一次學校英語歌曲比賽上,他作為參賽選手唱了一首:you raise me up,坐在臺下的我當時就崇拜得心跳都加速了。

他一下臺我就湊過去:你的發音好標準呀!嗓音也好好聽,你有什么訣竅不?

當時,我手上拿著一本 路過心上的美文

他斜著眼看了看:你拿這樣的東西練口語呀?你得拿最簡單的,最接地氣的練。記住,內容方面嘛,easy and fun就好,實在做不到的話,就easy就好。

后來,很長時間里,我學口語幾乎都用的是最簡單的內容,連看電影我都看動畫片,唱英語兒歌,看原版兒童讀物....簡單的,交流完全夠了,現在想起來,也要感謝他。

003 多創造英語氛圍。

交老外朋友(鍛煉英語,鍛煉膽量,不是不可能,現在老外到處是);假想自己跟自己說英語,英語復述自己在做的事情;沒事就用英文,講一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講故事是最好鍛煉口語思維的方法,以后會講到)。

之前我就要求學生相互進行一個很有趣的挑戰,三天,純英文,不能說一句中文。

這在聽者不懂英文的時候,弄出很多笑話,有的去餐館吃飯,用手指著點菜,還有的,買東西用筆寫紙上,或是用嘴嘟起來示意....

三天后,他們真的發現自己大部分時候都在用英文來思考和表達,整個過程有歡樂,又有收獲。這估計是在沒有純英文的環境下,做出的最大努力了。

但想想,如果你連這樣虐心的方式都試過了,英文氛圍和環境對你來說還能是個問題嗎?

004 和一群人學。

你過去學英語可能都是安安靜靜,低著頭,穩穩地坐著,或是在圖書館里,這并不適合學口語。

你如果要學口語,必須大量聽,大量練習,必須開口。而往往一個人太容易因為各種原因放棄。

比如,一位學生就曾經抱怨到,自己經常因為找不到合適的練習地點而苦惱,不是別人吵到他就是他影響到別人;你還會發現,一個人總是容易走神,效率極低;還有,太多沒有反饋的練習使練習本身顯得愈發無趣。

人是不可靠的,你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可靠,找到同道中人,甚至是一群人,堅持會變得更容易,現在各種打卡群流行也差不多是這個道理。

記得之前很多學生會相約早上一起晨讀,一起吃早餐,然后發照片在群里,5點鐘起來也沒能打消他們的熱情,這就是讓別人和你一起堅持的魔力。

你如果在做一件事,發現堅持很難,你狂抽自己:我TM怎么這么控制不住自己?咋就不能有出息點呢?

其實沒有必要,錯不全在你,你應該盡快找到那"一群人”,因為:人是不可靠的。

寫在最后,希望這幾個建議可以給你帶來一些啟發和改變,那就夠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