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見一些調侃我們這代人的文章,說我們80后生錯了時代,大致內容如下:
“當我們讀小學的時候,大學畢業(yè)是包分配的”;
“當我們讀大學時,小學初中是免費上的”;
“當我們剛畢業(yè)時,房價還比較接地氣,但我們沒有存款付首付”
“當我們工作幾年,有積蓄夠首付了,但工資卻不夠還貸款了”
“當我們出生的時候,全國嚴抓計劃生育,我們大部分的是獨生子女”
“當我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準備為人父母時,國家倡導起開放二胎政策”
……
對于這些遭遇,我們或許覺得有些生不逢時,但實際情況有這么糟糕嗎?其實不是的。
當我們讀小學時,那個年代能考起大學的人很少,都稱得上學霸,所以學霸畢業(yè)后能有工作有啥可抱怨的?現在我們身邊的學霸不也混得不錯嘛!
當我們讀大學時,小學初中全面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不再收什么學費了,每學期只需要交20多元,但這些父母們也并沒有節(jié)約到什么錢,想想現在各種補習班,飆升的生活費,我們當年的學費是萬萬不夠這些費用的。
房價這塊我就不再說了,留給大家自己琢磨。
最后說說這計劃生育和二胎政策。這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我們80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但我們卻要生二胎,我們很多人就覺得經濟壓力太大了。“本來我們因為是獨生子女要供養(yǎng)雙方父母就很大壓力了,現在物價上漲,房價飆升,工資卻沒有跟上步調,哪來的錢再養(yǎng)一個寶寶呀?”很多同齡人可能都有這樣的苦惱,這個時候我們要怎樣想才能鉆出這個思想的誤區(qū)呢?
其實我們只要想想我們的父母,想想他們的大半生,我們就釋然了。父母們的年代兄弟姐妹都很多,從小衣服都是撿自己的哥哥姐姐的來穿,吃的東西更不用說,哪像我們能吃個飽,能吃好!讀書更是一種幸福,好多家庭都只夠讓一個孩子讀書,其他孩子只能小小年紀就在家為家里做事掙錢。對比一下,我們真的像是天堂一般的生活,書有得讀,飯吃得飽,新衣服有得穿,父母的愛還完完整整的都給了我們,因為我們是獨生子女。既然我們都享受了這么多的好,現在該付出了,供養(yǎng)一下父母又有啥關系的?
再說說我們的孩子,我們從小是獨生子女,難免有些孤單,人到中年時,上有老下有小,經濟壓力就突然冒出來了,這些獨生子女的弊端既然我們已經看到,又為何還要讓我們的子女再經歷呢?
父母們從小經歷的苦難在我們這個年代,我們已經不用再經歷了,所以我們今天經歷的生活壓力也不要再讓我們的下一代經歷!
這是一種美好的傳統(tǒng),這是一種幸福的熏陶,這更是一種深深的祝福!
只有我們有這個信念,我們才能重拾對生活的熱愛。
說到這里,作為80后的我們應該釋懷了。
我們比起60后這代人(父母們)已經好很多了,我們吃得飽穿得暖;
我們比起70后這代人也好很多,我們考大學已經不是什么難事,我們學生時代有手機和電腦已經輕而易舉;
我們比起我們下一代也有好的地方,我們得到父母完整的疼愛,因為我們是獨生子女;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我想說的道理了:對于“生不逢時”這個主觀的結論,我們應該變換角度來看,只有軟弱的人才會說自己“生不逢時”!“生不逢時”本就有一些自欺欺人的成分!每個時代都有好壞,但社會總是在發(fā)展進步的,所以抓住你的時代機遇,努力向前,只有當代人積極創(chuàng)造,才能有以后越來越好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