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恐怕這些每個人都聽過,也都無限崇拜過,也都渴望著自己也能有此神技,這樣就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或不喜歡的書都看個遍,看完還能一一細細道出,這是多么美好的體驗啊。
日本的七田真超右腦波動速讀法,還有如圖像閱讀法、王者速讀法、超級快速閱讀法等等,有關速讀的圖書大量出現,甚至速讀的培訓班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你想一目十行嗎?你想過目不忘嗎?你想快速提高學習成績嗎?你想短時間內考出高分嗎?充滿誘惑的廣告語,讓我們腳不能移,眼不能離。這些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能力嗎,如能學會如此神技,還用怕學習不好,還用怕考試成績不高,還用怕沒時間讀自己喜歡的書嗎?只要學會,這一切都不是問題。
自小愛看書的我,自小學習成績一直處于中游的我,自小考不了高分的我,面對這神技是一點抵抗能力都沒有的,在看到速讀兩個字時就早已舉了雙手,繳了槍械,跪求收留而不得啊。長期被這些神技迷惑,學生時代,在報紙上看到這樣的培訓班,于是毫不猶豫的將生活費貢獻出來,買來教材,期望能憑此實現一飛沖天,可最后一本沒看完便被束之高閣。但依然沒有死心,在網上報培訓班,一個班結束,卻并未見期望中的進展。一次次的失敗,一次次的求索,心中從沒有抹滅希望。
工作后,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在工作學習壓力下,還是會偶爾想起這個夢想。
從對速讀的渴望而不得,發展出了更加嚴重的屯書癥,于是從電話撥號上網開始,就不停的在網上下載下載下載各種電子書籍,特別的事情說三遍,是的,就是在不停的下載,存在電腦里的書從幾十兆到幾百兆,再到幾十G,直到有一天發現,電腦硬盤已經不夠用了,這時網絡硬盤風起,動輒上T的空間,越發助長了屯書癥的發作。不停的屯書,不停的往kindle里拷入圖書,仿佛這樣自己就看完了這些書……。
直到有一天,看到李笑來說:閱讀就是要只字不差的閱讀。心中若有所動,可仍然滿是疑問:若是只字不差的閱讀,那我又怎么去看很多的書,又怎么看得完這許多想看的書呢?或許是恐懼作祟,總怕自己變得太閉塞,在人前無話可談,于是看大量的各類新聞;總怕自己太淺薄,會顯的太Low,于是看各種書,不加擇別的,幾乎只要是書就看;什么都往自己面前擺,也什么都往自己大腦里面塞。正如李笑來提到的,大腦中了毒,可我的大腦卻沒有殺毒系統。
還是李笑來媽媽的一句話點醒了我:只是隨便翻翻的書你看它做什么?!
正如一聲悶雷,在耳朵炸響,這么簡單的道理,為什么我就一直沒明白呢?看了那么多,耗費了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卻感覺自己仍是進步一點沒有,焦慮一點沒少,究其根本,因為只是隨便翻翻。李笑來是幸運的,在他小時候因他媽媽的這句話改變了人生,而我也是幸運的,在還不算晚的現在看到了這句話。
自認為是個愛讀書、好讀書的人,可是讀了這么多書,讀了這么多年的書,還是滿滿的焦慮。人生沒有進展,所謂事業更談不上,每天滿足以虛幻的安逸,雖總是書不離手,卻都只是隨便翻翻而已,看完也就完了,沒有然后。
前幾天,九歲的兒子讓我做了道選擇題,題目是:如果你要一個人外出旅行,除了錢和必需品外,只能帶兩樣東西,一樣是書,一樣是游戲機,你選什么?兒子給出的答案讓我很意外,他選擇的是書,原因是雖然只有一本書,可看完了一遍后還可以再看,每看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獲,可游戲總會玩膩的。他的解釋讓我吃驚,也讓我慚愧,反觀自己,除了上學時代的課本,有哪本書是自己反復看過的呢?!
李笑來強調,讀書就是要一字不差的讀,要使勁的讀。他也是這么身體力行的。他開了個公眾號,叫“學習學習再學習”,不停的學習,不停的思考。從小,只上過幾天學的媽媽就總在我的耳邊念叨:“活到老,學不了”。是的,古人早已用一句話做了精辟的概述:活到老,學到老。這個道理很重要,也很早就知道,但現在我發現,一直以來,我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個道理,這個道理也沒有在我的生活中發揮出多少作用來。多年來自以為的不斷學習,其實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學習,只是盲目的,毫無目標的,被動的學習。
隨便翻書已經很多年,成長卻不顯現,滿滿的是彷徨、焦慮……。這一切的根源其實很簡單,正如李笑來所強調的,我們讀書應該是重質而不是量,不是單純的讀的多了就好,而是要讀就只字不差的讀,使勁的讀,反復的讀,讀完后還要思考,要輸出,更要去踐行,輸出又會倒逼我們提高輸入的質量,最終形成良性循環,實現個人的成長。
不斷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